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攜手國家圖書館,特別舉辦「《看見音樂 聽見畫》馬水龍逝世十周年紀念特展」,並在今天(10日)舉行開幕式,展覽不僅呈現作曲家馬水龍的精采人生,同時也展出他的手稿、鋼琴與書桌等,呈現他在音樂教育、臺灣音樂發展的成就與貢獻。
開幕儀式上,由雙簧管演奏家李斐雯與鋼琴家廖餃含演奏作曲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馬水龍教授生前的作品《懷念》,也為馬水龍逝世十周年紀念特展揭開序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三月時就宣告將舉辦馬水龍老師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動,包括展覽、音樂會等,本次與國圖攜手策劃展覽,規劃馬水龍老師的人格養成與教育、在德國留學的生活、創作理念的養成、重構臺灣音樂教育、對臺灣音樂教育發展的貢獻及與師母之間鶼鰈情深、相互扶持的感人故事等7個面向,希望透過展覽,能讓大家看見馬水龍老師的音樂在世界響起,也讓他更鮮明的活在人們心中。
展覽總策劃顏綠芬教授,也是馬水龍教授的學生,她表示,本次展覽除了展出馬水龍教授的珍貴手稿、影音資料外,更有他生前經常彈奏的鋼琴、創作時使用的書桌及繪畫作品,還有他年經時,由繪畫老師為他雕塑的頭像,非常珍貴。
顏綠芬教授表示,馬水龍教授小時候體育很好,曾想當楊傳廣第二,父親是中醫師,也想過繼承父業,喜歡繪畫,也想當畫家,但最後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邁向作曲之路,在20歲時才考取國立藝專,修習大提琴與鋼琴,一心往音樂之路走,成為作育英才與影響臺灣音樂重要作曲家,因此,希望從展覽中,讓參觀者能看見馬水龍教授對音樂的堅持與克服困難的勇氣。
「《看見音樂 聽見畫》馬水龍逝世十周年紀念特展」自即日起到10月15日,在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展出,民眾可前往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