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立院新會期 立委力促兒少青年13項優先法案

2025-10-03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立院新會期 立委力促兒少青年13項優先法案。(范雲立委辦公室提供)

立院新會期 立委力促兒少青年13項優先法案。(范雲立委辦公室提供)

 

立法院新會期開始,由執政黨11位跨委員會立委組成的「為下一代而戰國會連線」今天(3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在新會期推動教育、兒少、社會正義及青年四面向共13個優先法案,其中《青年基本法》有可能在本會期完成三讀,讓青年參與公共事務更有保障。

 

「為下一代而戰國會連線」發起人、立委范雲指出,連線多個會期持續關注的《青年基本法》、《人工智慧基本法》、《兒童托育服務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社會救助法》,在連線成員的推動下,不僅爭取到行政院提出修法版本,新會期更被政院列為優先法案,本會期將新納入《刑法第80條》、《原住民族學校法》,新會期的13大優先法案,希望能繼續透過成員共同努力,推動優質立法。

 

立委吳思瑤表示,《青年基本法》已經完成初審,新會期將會透過朝野協商完成法案二讀及三讀,希望國家以基本法高位,為青年工作奠下長久而重要的基石。

 

立委郭昱晴指出,《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要解決偏鄉教育困境,核心是將資源精準投放。她提出多項訴求,包括偏遠地區學校的認定標準要納入師資流動率及弱勢學生比例等動態指標;活化師資聘用,賦予學校聘任彈性;強化待遇誘因,提高交通與住宿津貼;補助在職代理代課師資遠距課程加速取證,並在甄試時給予實務經驗合理加分及使行政支援集中化,要求區域教育資源中心不僅配置專任行政人員,更要統籌輔導、課後照顧等資源,讓老師真正專注教學。

 

立委伍麗華則表示,目前學校僅有一堂族語課,難以保存快速流失的族語,應該要有《原住民族學校法》,讓族語教育不僅限於「族語課」,而是能落實在每個課堂中,採用會族語的老師、族群本位的教材、文化回應的教法,培育出會說族語的孩子。

為下一代而戰國會連線發起人立委范雲,成員有立委伍麗華、吳思瑤、沈伯洋、林月琴、林宜瑾、張雅琳、郭昱晴、陳秀寳、陳培瑜、羅美玲。范雲委員指出,新會期的13大優先法案,包括《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人工智慧基本法》、《原住民族學校法》、《青年基本法》、《兒童托育服務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刑法第80條》、《原住民保留地權利回復及開發管理利用條例》、《內政部新住民發展署組織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社會救助法》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