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是「世界安寧日」,為響應世界安寧日,國民健康署擴大癌症照護模式,除了結合105家醫院培育成立癌症資源中心,也發展以癌友家庭為核心的社區照護模式,結合在地資源提供癌友及其家屬多元支持服務。
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11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5年存活率則由95到99年的51.1%,提升到107到111年的62.9%,顯示癌友們與癌症共存時間延長,然而壽命延長的同時,也必須維護其生活品質,世界安寧療護聯盟指出,當癌友積極參與安寧緩和醫療的醫病共享決策時,不僅醫療滿意度提升,生活品質也在有自主的情形下獲得改善,對情緒也具正向效益,兼顧了癌友身心的均衡與家庭社會的角色功能,這正是支持癌友走向全人照護、邁向抗癌成功的重要關鍵。
國民健康署自99年起補助醫院成立癌症資源中心,至今已有105家醫院參與,又從113年起推動「以癌友家庭為中心之關懷社區照護模式」,除了積極協助癌友家庭適應癌友治療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也由醫院結合社區資源、民間團體辦理癌症正確觀念的倡議,讓社區中的民眾更瞭解、同理與關懷癌友,進而認識安寧緩和醫療的角色,使癌友無論在家庭、醫院或社區中都能獲得身心安適,也能透過臺灣癌症資源網「顧身體」、「找資源」、「顧心靈」、「放輕鬆」、「挺家屬」、「保權益」的6大生活需求資訊,以獲得個人化、更多元化服務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