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教署自110年起推動「國立高級中等學校老舊廁所修繕美化計畫」,致力於翻轉校園廁所環境,將老舊廁所轉變為兼具美感教育、性別友善與公共意識培養的重要場域。為了分享推動成果並深化跨界合作,台灣設計研究院於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中與國教署進行參訪、交流經驗,共同探討如何透過設計力,持續提升校園環境品質。
國教署高級中等教育組組長黃瀞儀表示,計畫自110年辦理,核心目標已超越傳統的硬體修繕。計畫除了解決廁所長期存在的漏水、通風不良、陰暗、異味等問題,更將美感教育、性別友善與使用者參與設計等理念納入,讓學校的廁所不再是昏暗、壓迫的角落,而是明亮、通風且富有美感的環境。計畫也鼓勵學校以「參與式設計」為核心,廣泛納入師生與專家的意見,讓使用者成為空間的共同創造者,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
國教署表示,這次參訪113年執行本計畫具特色亮點的興大附中,校內透過引導師生參與討論與設計,讓新廁所更貼近實際需求,也讓學生們更願意愛護和維護公共財產。
國教署指出,性別友善廁所更是打破生理性別的框架,學生自發性的設計出無論何種性別都能自在舒適的如廁空間,呼應國教署計畫的核心理念,即透過「境教」功能,潛移默化下養成學生的文明如廁習慣與公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