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花蓮堰塞湖災後復原預算 政院編列250億元

2025-10-09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主持行政院院會。(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主持行政院院會。(行政院提供)

 

花蓮縣光復鄉因為堰塞湖潰壩,造成嚴重災情,目前正積極進行災後復原與重建工作,行政院院會今天(9日)通過「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列馬太鞍溪整治及災區復原工作,並增加特別預算250億元,全案將送立法院進行審議。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在行政院院會中表示,由於馬太鞍溪堰塞湖,是在丹娜絲颱風後所造成,因此為了加速堰塞湖潰壩後帶來的災情與復原重建,行政院修訂「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且為加速復原重建進度,擴大對災民支持,已在9月30日依該條例公告丹娜絲颱風、七二八豪雨及楊柳颱風災區範圍,其中就包括花蓮縣等12個縣市全區。

 

卓榮泰院長表示,本次修正聚焦在堰塞湖災害的復原重建工作,因此修正條例的復原重建工作,增列馬太鞍溪堰塞湖整治及災後復原專項,內容包含堰塞湖調查、受災民眾安置、雨污水下水道清淤修繕、農田泥沙清運;及災後砂土混雜廢棄物分類去化等,經費上限提高250億元,堰塞湖相關復原重建工作施行到119年12月31日,其他因應堰塞湖復原重建工作一併調整,施行至117年12月31日。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也在院會後記者會上補充,本次250億元經費的分配包括農業設施5億元、水利設施40億元、家園及公共設施26.51億元、道路交通32.5億元、社會復原與產業促進4.78億元、堰塞湖相關107億元及預備金34.21億元,共250億元。

 

卓榮泰院長也針對災後復原工作,感謝政府單位、國軍、志工的努力與協助,他也請農業部持續監測邊坡及堰塞湖變化,如有異常情形,立即依警戒機制程序通報應處,之後也持續規劃中長程的治理精進作為,妥善規劃並執行堰塞湖減災工程,堰塞湖尚未完全消失前,務必持續各項災害情境模擬與風險研析,適時檢討並精進現行警戒、通報等應變機制,使地方政府也能夠迅速啟動疏散撤離計畫,全力保障下游地區居民生命安全,務必力求周延。

 

卓榮泰院長也表示,在這次的災害經驗及教訓當中,要找出防救災的弱點,不斷強化減災措施與防災整備訓練,才能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時,更有效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