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金鐘60×國館同行 線上展以光影見證廣播電視變遷

2025-10-11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致詞 (記者攝)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致詞 (記者攝)

為慶祝第60屆金鐘獎,國立國父紀念館與文化部合作,今天(11日)推出線上展「聚光成影:金鐘60,與我們同行的記憶風景」,精選超過150件珍貴圖片與影像,邀請觀眾以全新視角重溫40餘年來的廣播與電視歷史,感受國館與金鐘獎共同走過的時代軌跡。

 

國父紀念館說明,展覽分為兩大主題:單元一「時光剪影」以1980至2023年為時間軸,回顧不同行業與世代的代表性作品,展現金鐘獎與大眾文化的互動發展;單元二「女性之光」則聚焦23位歷屆金鐘得主,呈現她們在幕前幕後發光發熱的故事,凸顯女性在媒體領域的重要角色。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表示,自1980年至2023年,金鐘獎共有39屆典禮在國父紀念館舉行,見證了台灣廣播與電視產業的成長。今年策劃的線上展以「光」為意象,象徵金鐘的榮耀與文化記憶的延續,也呼應女性在傳播產業中堅韌多元的力量。

 

王蘭生館長指出,這次展覽也透過歷屆金鐘獎女性得主的作品與影像資料,呈現她們在不同時代中的多元面貌。從張小燕、楊麗花等代表性人物,到廣播、戲劇、主持等各領域的女性從業者,都在過去六十年間以堅定與才華開創屬於自己的舞台。隨著時代演進,女性在傳播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加多元,也逐漸受到更多重視,展覽希望以這樣的時代切片,讓觀眾看見女性在聲音、影像與幕後專業領域中持續發光的歷程,並藉此向她們的努力與貢獻致敬。

 

國館指出,「聚光成影」線上展正式展開,國館中山文化園區翠湖北側也設置實體裝置,呼應廣播金鐘獎與「國際女孩日」,同步舉辦一日限定活動「台灣女孩日:幕前幕後,角色不設限」,期望透過闖關遊戲、互動留言與職業卡牌,帶領觀眾理解影視產業中的性別平權議題。

 

此外,現場也結合民間社團「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共同設計遊戲關卡,並展出「綻放的她-樂齡女性藝術創意工作坊」成果;園區內還有台語親子電影放映《做工的人》、《幸福路上》,與「陶之市文創市集」等活動,讓民眾在光影與音樂交織的午後,共同感受台灣文化的溫度與活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