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臺北圓山迎來三大藝術盛事 白晝之夜11/1登場

2025-10-20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2025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以及數位藝術節首度攜手在臺北圓山盛大登場

2025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以及數位藝術節首度攜手在臺北圓山盛大登場

臺北市年度三大藝術盛事首度攜手登場,臺北市文化局表示,包括2025白晝之夜、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以及數位藝術節,從10月中旬起到11月初,將在圓山匯聚成一座跨越歷史、科技、藝術與表演的城市舞臺。三展共同集結在11月1日白晝之夜,超過60件藝術創作與100場演出,展現城市多元文化的風貌,與民眾共享12小時不間斷的跨夜藝術盛典。

 

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白晝之夜從2016年舉辦以來,已成為民眾最熟悉、最期待的藝術盛事,同時也感謝法國在臺協會的長年支持,今年再度邀請前巴黎白晝之夜藝術總監 Kitty Hartl 擔任客座策展人,延續臺法文化交流合作。因應白晝之夜10週年,本次還將開放兒童育樂中心及圓山坑道,策劃12小時不間斷的精采展演,藝術家姚仲涵特別設計大型聲光互動裝置,邀請民眾一起以聲音點亮摩天輪。平日管制封閉的圓山坑道打造成環境劇場,帶給民眾既獨特又魔幻的沉浸式體驗。

 

臺北市文化局指出,三展率先登場的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以「浮島光景」為題,即日起到11月9日在圓山花博公園及捷運圓山站玉門街沿線展開,呼應圓山承載著臺北盆地數千年活動軌跡,從史前貝塚與考古遺址、凱達格蘭族聚落、日治時期的圓山公園與動物園,到後來的中山兒童樂園,層層累積的城市記憶在此交織,轉化為公共藝術的創作靈感。

 

邁向第20屆的臺北數位藝術節,今年將臺北作為邊界與想像的交會點,以「層疊的海平線」為題,匯聚多位國內外藝術家的精采作品,自10月25日至11月9日在大稻埕碼頭與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兩地展出。為呼應三展匯聚,臺北數位藝術節將於白晝之夜推出兩項特別計畫,把花博園區化為數位互動舞臺。透過繪畫共創,讓雷射光影綻放,並以身體回應邊界流動,在沉浸體驗中感受數位藝術能量。

 

臺北市文化局表示,2025白晝之夜活動從11月1日下午2點進行到11月2日凌晨2點,以「Hi Story」為主題,巧妙融合「History」與「Hi, Story」的雙重語境,在擁有豐厚歷史紋理的圓山地區,集結超過60件藝術創作與演出。當天將舉辦「動物大舞廳」,邀民眾戴上面具共舞,在歡樂氛圍中與作品互動,重現圓山歷史的集體記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