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舉辦114年度語文競賽,各類組成績最高的前2名共227位優勝競賽選手,將代表臺北市參加11月23日及30日辦理的「114年全國語文競賽」。臺北市教育局日前辦理「臺北市114年度語文競賽頒獎暨授旗典禮」,由教育局楊淑妃專委頒獎表揚,並勉勵選手能旗開得勝,為臺北市再創佳績。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語文競賽參賽者依學層分為國小學生組、國中學生組、高中學生組、教師組及社會組等5大組別,各組競賽項目則包括國語(含演說、朗讀、字音字形、寫字、作文)、臺灣台語、臺灣客語(台語及客語均含演說、情境式演說、朗讀、讀者劇場、字音字形)及臺灣原住民族語言(含演說、情境式演說、朗讀、讀者劇場)等4大語別。在歷經校內初賽及2階段複賽後,於3,035名競賽員中共選拔出227名各類組語文好手,代表臺北市參加11月23日的個人賽及11月30日團體賽,將前往臺中市參與全國語文競賽,為臺北市爭取榮耀。
建國中學選手台灣•伊央•撒耘榮獲撒奇萊雅語朗讀第一名,他從國小到高中都持續參加語文競賽。「台灣•伊央•撒耘」的名字顯現了原住民族家族傳承的概念,「台灣」是繼承了外曾祖父的名字,「伊央」是爸爸的名字,「撒耘」則是家族名。爸爸伊央認為,孩子平時使用撒奇萊語的時間很少,因此想透過參加每年的語文競賽,讓孩子能持續接觸並精進母語。
榮獲社會組語文競賽國語演說項目第二名的林芳語,是位視障人士,也是位生命鬥士。她曾發起視障泳士泳渡日月潭的活動,而這段故事也被拍攝成了電影「突破:三千米的泳氣」。林芳語常到校園進行生命經驗的分享,這些分享經驗的累積造就了她的穩健臺風及生動的說故事能力,也讓她獲得了代表臺北市參加全國賽的機會。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為使臺北市競賽員能有亮眼表現,教育局特別委託太平國小、西松國小、南港國小、胡適國小、明湖國小、興華國小、中山國中及重慶國中等8校,辦理賽前競賽員集訓,聘請各類組優秀的專家學者及良師提供參加全國賽競賽員客製化訓練,期許臺北市競賽員們能斬獲亮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