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天(4日)在「2025世界肺阻塞日」前舉辦記者會,發布肺阻塞風險普查報告,指出曾發生急性肺阻塞惡化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4.6倍,中央健保署也宣布,自明年起將強化肺阻塞論質計酬方案,增挹注約新臺幣2,500萬元,提供正確診斷與治療,主動關懷重症與高風險者,提升肺阻塞照護涵蓋率。
肺阻塞或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13年資料統計,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近年隨著步入超高齡社會與環境因素影響,「預防惡化」與「共病風險」已成為肺阻塞重要治療課題。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專科醫師蘇剛正說明,學會針對1,240名肺阻塞病患進行普查報告發現,6成1的肺阻塞患者,有心血管共病,若患者發生肺阻塞急性惡化,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4.6倍,也增加死亡風險。
因此,蘇剛正醫師表示,肺阻塞常合併其他疾病,對預後有顯著影響,因此需要多元的照護介入做為治療解方,呼籲肺阻塞患者,要戒菸、規律使用吸入劑、接種肺炎鏈球菌等疫苗、進行肺復原治療及補充營養,讓病程穩定,避免惡化,真正做到「先保肺、後護心」,遠離致命風險。
中央健保署持續推動「慢性阻塞性肺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鼓勵醫療院所建立以病人為中心、連續性的照護模式,提升照護品質並強化病友的自主健康管理能力,113年肺阻塞論質計酬(P4P)方案有211家院所參與,照護人數約2.8萬人,出席記者會的中央健保署署長陳亮妤宣布,自明年(115年)1月1日起,增加挹注約2,500萬元,調高照護費與獎勵點數,同時明定至少7成報酬必須回到醫護人員手中,期望可以鼓勵醫療院所參與肺阻塞P4P方案,也讓基層辛苦的付出能獲得合理回饋。
國民健康署署長沈靜芬則表示,預防肺阻塞惡化最好的方式是戒菸,國健署除了持續提供戒菸服務外,也增加肺阻塞自我評估問卷(簡稱PUMA),幫助民眾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