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教育局致力推動品德教育,辦理國小教師品德小故事徵件和學生品德創意書籤徵選活動,日前於南門國小舉辦「品德扎根,城市共好-114年教師品德教材創作分享及學生創意書籤設計頒獎典禮」,表揚獲獎師生。現場也設有創意展示區,將特優作品改以繪本、撲克牌等形式呈現,展現品德教育結合生活規劃的創新思維。
出席頒獎典禮的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廖文靜表示,臺北市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但在推動上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不同於其他學科可以用測驗評量,而是要落實在生活中。臺北市多年來辦理國小教師品德小故事徵件和學生品德創意書籤甄選,獲獎作品轉化為繪本、撲克牌和微電影等,讓品德教育能在日常中實踐。
榮獲創意書籤徵選特優的天母國小四年級學生周韻亘表示,她以「賞識感恩」為主題,繪畫出農人辛勤耕作、農作物化為佳餚的過程,藉此表達對農人的感恩與食材珍惜。指導老師彭翊凡表示,這件作品構圖主題明確,畫面清楚地表現出賞賜與感恩的涵義,成功傳達了珍惜食物的理念。
臺北市教育局指出,本屆教師品德小故事徵件成果豐富,文化國小謝慧雯老師的《快樂國王與土地公》故事類作品,以創意思考點切入,解決困難的問題。西門國小鄭貴霖、白貽修、陳冠宇三位老師創作的微電影《新朋友 Namaste》,以真摯動人的互動故事,深刻詮釋尊重與包容核心價值。而歷年屢獲佳績的實踐國小陳俐安和李叔真老師,共同創作故事類《樹屋實驗室裡的秘密》以及劇本類《早知道》;此外,李叔真老師的多媒體動畫類《種子的願望》,獲得評審們的一致好評與肯定。
承辦頒獎典禮的南門國小李嗣蕙校長表示,品德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發揮所學,展現實際行動。多年來所辦理的徵選活動有兩大主軸,其一是學生創意書籤,讓學生在理解品德教育的核心項目後,結合創意發想和生活情境進行書籤創作;教師部分包括有小故事、教案、微電影和動畫等,臺北市國小藝術輔導團也將獲獎教師所創作的故事與和劇本製作成繪本和電子書,上架在臺北市品德教育網,提供全國師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