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教育電臺彰化分臺小小導覽員體驗營 小朋友作伙來講臺灣台語

2025-11-09 發佈 劉文珍 彰化
小小導覽員與家長開心大合照。

小小導覽員與家長開心大合照。

培養本土意識,將語言落實於生活情境中,教育電臺彰化分臺9日舉辦小小導覽員體驗營,從天線鐵塔到錄音室認識電臺,透過導覽解說實境練習,介紹起盤帶機、混音機,鐵塔和電波,難不倒這群小小導覽員,希望大家「作伙來講臺灣台語」。

 

「阮佇教育廣播電臺講臺灣台語」,25名報名參加教育電臺彰化分臺「小小導覽員體驗營」小朋友,開心的透過電臺工程人員,認識紅白相間的鐵塔,原來透過高高的鐵塔,廣播主持人的聲音可以到達好遠的地方。

 

還有錄音設備的認識,過去的盤帶機大大一台,盤帶也大大一捲,轉幾圈就能發出聲音,好神奇。但是「盤帶機」的臺灣台語怎麼說?小朋友聽成「桶仔雞」,不對,不對,是「盤帶機」。

 

錄音室也很有趣,從ON AIR 以及紅黃綠三色燈在錄室內外表示節目進行的狀況,以及用於隔離聲音確保錄音品質的隔音門窗,還有波形高低決定音檔的錄音程式。小朋友很好奇,原來空中的聲音是從錄音室「製造」以及「放送」。

 

秫米老師林子瑋,從語調、音量、肢體語言等教授小小導覽員導覽基礎及技巧,不論菜市場或職場可以與人交流溝通,也能跨越世代,與長輩溝通外,也有交化傳承意涵,像是近來最夯的「手搖飲」,有「草仔粿」的配料,就臺灣台語和客語「艾粄」說法不同,但是指的是同樣的食物,也都是在地的文化。

 

來自雲林二崙的廖威盛小朋友,從進電臺就以流利的臺灣台語報到,上課導覽課程,絲毫沒有困難,能完整介紹教育電臺。彰化永靖國小的曾孜炘用臺灣台語介紹的是錄音室,特別是天花板和牆面的板子是吸音綿,讓節目錄音時,聲音不吵雜。王功國小的王俞蓁則在闖關遊戲中,問起參與的家長,教育電臺的節目,可以在網路保留多少天;雖然網路說得不流利,但是整體毫無困難,完整說出考題,堪稱最佳導覽員。

 

一天課程下來,參與體驗營的小小學員們,將課程所學,現學現賣的向父母導覽介紹教育電臺,有模有樣,精采介紹,讓家長驚艷。利用假日陪著孩子從雲林二崙到彰化參加體驗營的家長,覺得讓孩子能說出自己的話,路程再遠也不辛苦。來自雲林麥寮的媽媽在成果發表聽見孩子可以用臺灣台語擔任教育電臺小小導覽員,覺得太棒了,她希望孩子能說出自己的語言。

 

說臺灣台語,秫米老師說,從小朋友的名字學起,之後可以介紹自己的家鄉,再自信的導覽;也就是希望透過今天的小小導覽員體驗營,小朋友可以告訴別人,我是誰、我從那裡來,再來就是臺灣台語的運用,希望「阮大家作伙來講臺灣台語」。

 

教育電臺彰化分臺長黃麗如表示,25位小小導覽員透過活潑有趣的實境解說與成果發表,深入了解廣播內涵與導覽技巧,並培養說母語的自信。她指出,教育電臺的兒童節目獲得金鐘獎的肯定,歡迎上網收聽「親子頻道」;另外,為響應國家語言發展政策,教育電臺製播許多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節目,也歡迎親師生多加運用,以提升國家語言能力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