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臺東在國際慢食地圖上能見度,臺東縣長饒慶鈴率「臺東慢食代表隊」前往菲律賓巴科羅,參與首屆亞太慢食年會。代表隊成員不僅是餐飲業者,更是來自臺東縣內包括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等多個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實踐者。此行不僅推廣臺東在地食材,更將獨特的傳統智慧、食農教育及永續慢食精神發光發熱。
Terra Madre Asia & Pacific 2025 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慢食盛會,也是全球兩年一度Terra Madre – Salone Del Gusto國際慢食年會之後,首次在亞太區域舉辦的重大活動,更肩負著凝聚地區力量、推動永續美食發展的關鍵使命。
今年大會以「從土壤到海洋:一場穿越風味與傳統的慢食之旅」為主題,匯聚來自超過25個國家,逾2000名參與者,包括小農、漁民、原住民領袖、青年、國際頂尖廚師及倡導者,為亞太地區慢食社群提供了一個無可取代的平臺,讓大家面對面交流,分享傳統智慧,探討氣候變遷與食物系統面臨的挑戰。
活動強化地區食物主權,推動「優質、純淨、公平」的食物原則,並將地方美食文化提升到全球視野,巴科羅市作為主辦地,成為亞太地區永續發展與飲食文化交織的焦點。這場為期五天的盛會,是對生物多樣性和社群韌性的一次強而有力的表達,預示一個更公平、更可持續的食物未來。
饒縣長指出,臺東慢食節已成為臺灣最具指標性的飲食文化節慶活動,十年來的推廣,建立了緊密的在地慢食社群。這次代表隊成員陣容堅強,包含積極推動臺灣原生種保種復育的「蓋亞那工作坊」、推廣魯凱族傳統飲食文化的「南島部落咖啡廚房」、重新演譯排灣族傳統食材的「樂蕬樂食」、鹿野小農及慢食實踐者「共農共食」等四組團隊,分享來自不同族群的傳統飲食文化。
另外,來自建和部落的「部落草地便當」;推廣阿美族傳統文化的「浮定生活」;資深部落文化工作者李張力元,以及肩負永續海洋理念的「旗遇海味」等,也都自費參加,共同展現臺東獨特的飲食文化,並與來自亞太地區的慢食代表交流分享。
饒縣長在啟程前強調,希望透過這趟旅程,讓世界看見臺東守護在地飲食文化、實踐環境永續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