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從體驗學習到科技互動 北市推動「玩中學」交安教育

2025-11-21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學生前往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走進「體驗駕駛視角大巴士」感受大型車的視野死角與內輪差

學生前往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走進「體驗駕駛視角大巴士」感受大型車的視野死角與內輪差

為打造「以人為本、行人優先」的友善交通城市,臺北市教育局推動學校交通安全教育,鼓勵學校可運用位在青年公園和福星公園的交通安全教學區,讓交通安全教育不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透過學習、體驗到行為養成,從生活中實踐「玩中學」。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北市士林區新啟用「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暨地下停車場」,園區內設有1:1真實比例道路設計與互動式學習設施,不僅讓孩童在模擬街道中學會安全過馬路,更能體驗「公車司機的視角」。臺北市社子國小和桃源國小學生到園區體驗,走進「體驗駕駛視角大巴士」,親身感受大型車的視野死角與內輪差。桃源國小江同學表示,當自己坐上公車的駕駛座,體驗駕駛的「視角」後,才了解到哪些死角是駕駛看不到的地方,以後會與大型車保持安全距離,保護自身安全。學生也在園區內的「自行車練習場」騎自行車,學習正確的騎乘習慣與用路觀念。

 

臺北市教育局指出,除了國小階段有交安體驗區,臺北市教育局也擴大交通安全教育的層面,讓交安教育走進科技場域。今年由內湖國中與福安國中聯合主辦觀摩研習活動,首度將學習場域延伸至「臺北市交通資訊中心」,帶領臺北市國中交通安全業務承辦教師,親身體驗智慧交通系統的運作。教師們透過實際參與紅綠燈號誌互動、低地板公車乘坐體驗、微笑單車騎乘遊戲與模擬公車駕駛等,深入理解城市交通控制的邏輯與智慧化發展。教師除了掌握第一手的交通教育資源外,也將臺北市的交通安全教育從「教室」延伸到「城市現場」,建立起理論與實作兼具的教學典範。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在高中職交通安全教育觀摩研習部分,邀請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喻世祥副組長介紹「交通安全教育教學輔助軟體」,讓高中職的交安承辦人員可以了解軟體內容,並且在教室內以平板數位模擬技術重現真實道路情境,學生可透過操作體驗人車互動、分析錯誤行為,進一步驗證交通法規的重要性,在寓教於樂的科技學習中,讓用路安全教育更貼近年輕世代的學習習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