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校事會議預告修法 教育部長:未來匿名投訴將不受理

2025-11-22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教育部部長鄭英耀出席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頒獎,致詞談及校事會議修法

教育部部長鄭英耀出席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頒獎,致詞談及校事會議修法

國中、小校園因濫訴問題讓老師不堪其擾,教育部昨天(21日)預告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條文。教育部部長鄭英耀今天(22日)表示,希望透過修法徹底解決當前濫訴困擾,讓校事會議機制更好,同時未來也將不再受理匿名檢舉。

 

教育部22日預告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條文,訂定接獲檢舉後,應由學校人員先行搜集與事件有關的證據、資料,且增加學校可邀請當事人、檢舉人或其他相關人員陳述意見,以利學校決定是否受理;也增加「輔佐人」機制,當事人接受訪談時由輔佐人到場,確保其權益。

 

教育部部長鄭英耀出席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頒獎,致詞與接受媒體聯訪時都表示,校事會議設置的初衷,是要讓不適任教師退出校園,多數教師仍對教育非常用心。教育部也觀察,一年多來被送入校事會議調查的教師,真正解聘者約2%,且6、7成案件都是不具名投訴,希望藉由本次修法,讓不具名、匿名檢舉等不再受理。民主法治社會中,教師不當行為可以依法檢舉,但不應躲在暗處無的放矢,否則將傷害校園民主。

 

鄭部長表示,修法是希望回歸教育專業,如部分教師可能只是班級經營上需改進,但不到解聘、不續聘樣態,因此研議無論是接獲家長、學生或社會投訴都將有一過濾機制,由校長、家長代表、教師代表,以及教育部人才庫公正人士針對投訴先過濾,事前分流,而非任何行為都被送入校事會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