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迎接AI時代 教育基金會研討會聚焦中小學教育革新

2025-11-22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2025教育政策研討會」開幕式大合影 (基金會提供)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2025教育政策研討會」開幕式大合影 (基金會提供)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22日)在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2025教育政策研討會」,以「大AI時代的中小學教育革新:課程、教學與評量」作為主題,共同探討AI時代的教育趨勢與應用發展。

 

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基金會自2016年成立至今邁入第九年,每年都聚焦重要教育議題進行專案研究,再以成果規劃年度大型研討會,提供具專業性的公共平臺,匯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意見,期盼透過持續研究與倡議,為臺灣教育邁向公義與卓越的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黃昆輝董事長指出,AI時代已全面來臨,教育界必須理解其趨勢與應用,思考AI在學校教育與學生學習中的工具性角色,並建構「AI賦能」的智慧型學校;教育體系需同時推動「AI教育」與「教育AI」,前者提升師生對AI的知識與技能,後者則研究如何運用AI強化教學與學習。

 

教育部常務次長朱俊彰提到,面對AI時代來臨,教育部正與各部會合作推動AI人才培育,並配合國發會提出的「AI新十大建設」,希望在2028年前共同培育至少40萬名AI人才。他表示,教育部在校園端的策略將從國小奠基、國高中深化到大學跨域延伸,透過數位教學指引、AI教育計畫、多元選修與自主學習等措施推動AI素養培育。

 

朱俊彰次長說明,高中端也將與大學合作,擴大人工智慧大聯盟(TAICA)的課程量能,讓更多學生能在學習歷程中接觸AI啟蒙與應用課程;大學階段,則將進一步強化跨領域AI學習機會,讓非資工相關科系的學生也能取得必要技能。朱次長強調,AI教育須從課程設計、教師增能與評量方式三者相互連結,才能完整銜接AI世代所需的教育發展。

 

基金會表示,此次研討會邀請到荷蘭拉德堡大學莫勒納爾教授,以「教師與人工智慧的合作:邁向協做的未來」進行主題演講,並分享其擔任「國家教育AI實驗室」主任的實務經驗。此外,大會安排3場「AI應用於中小學課程革新」議題研討,從課程、教學與評量三方面進行交流;最後的圓桌論壇則聚焦師資培育改革,由中外學者共同探討職前及在職教師如何提升AI教學應用素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