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今(23)日舉辦「跟著廣播去遊學」活動,由幸福北台灣四位主持人帶來「玩轉世界童玩日」。現場設計四大關卡,包含報紙坦克車、筷子球、踢毽子與馬來西亞語詞大挑戰,帶大家體驗不同國家的童玩文化,吸引許多親子報名。活動也安排民眾參觀聲音故事館,感受廣播的魅力。
幸福北台灣節目主持人玉水表示,雖然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媽,但也曾經是小孩,在那個沒有手機、網路的年代,只要有童玩每天都可以玩得開心,現在的小孩卻沒有這些東西,藉由這個機會規劃四大關卡,讓大家可以玩很多童玩,彷彿回到童年。
這次活動設計四項童玩挑戰,包括報紙坦克車、筷子球、踢毽子,以及馬來西亞語詞大挑戰。其中擔任踢毽子關主的秋香主持人介紹,毽子歷史已有三千多年,最早可追溯至商朝,隨後傳入越南、韓國、港澳臺與歐洲各國。
秋香分享,越南的毽子製作方式更是充滿地方特色,像是會用泡過水的腳踏車輪胎作為底座,或將喝完的可樂罐、鋁罐剪成甜甜圈狀,再插上家中雞隻掉落的三根羽毛即可完成,有些越南少數民族甚至會使用鳳梨葉編出底座。玩法也非常多元,不只用腳踢,有些族群會用手互相傳接,還有以木製拍子打毽子的方式,彷彿是毽子與羽毛球的混合遊戲。介紹後,現場也發放材料包,帶著參與者一起動手 DIY 製作專屬的毽子。
參與的林先生表示,自己對東南亞文化相當感興趣,透過這些童玩,不僅開了眼界,也喚起小時候的回憶。
除了動態體驗,活動也設置靜態的「馬來西亞語詞大挑戰」,例如「散錢」、「吃風」、「水草」、「經濟飯」、「巴仙」等趣味詞彙,讓大家透過聯想理解不同語境的用法。
幸福北台灣節目每週六、週日晚間八點至八點半播出,歡迎大家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