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現代通訊設備的古代,兩個情意相投的男女若分隔兩地,就只能靠書信魚雁往返互訴衷情了,相愛的男女將彼此心中的款款深情化為紙上文字,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情書。古代有一種專門寫情書的紙非常有名,叫做「薛濤箋」。「薛濤箋」據說是唐代才女薛濤所製的深紅小彩箋,原因是她寫詩不多於八句,因此一般的紙幅過大,於是她委請匠人裁成小長方形,當時在蜀中才子也隨之利用這種便利小箋,「薛濤箋」之名不脛而走。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記載薛濤紙染出十種顏色,稱為「十色小箋」。
本集節目講題是「紙張的前世今生」,主講者為藝術史學者、大學助理教授邱建一老師。邱老師在節目中先介紹明代文人認定的七種紙張,從最古早的西漢放馬灘紙講起,接著有樓蘭紙,黃蘗紙,硬黃紙、寫經紙、宣紙,以及背後隱含淒美愛情故事的唐代著名箋紙「薛濤箋」;而從五代到北宋時期造紙技術又更上一層樓,造就五代時期索價不菲的澄心堂紙、宋代青檀紙、北宋金粟山藏經紙;最後到了大家熟悉的明代毛邊紙,中國古代紙張類型至此大致抵定。邱建一老師以一貫幽默風趣,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大家講述中國紙張的流變與發展。
感謝林建生紀念圖書館提供的精彩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