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自然筆記

聽見福山的聲景

2025/07/18
邀訪來賓:蕭明堂
單元介紹

今天和林試所森保組助理研究員蕭明堂老師談「聲景生態學」。其實早在2006年他就曾經上過「自然筆記」分享過「青背山雀」的聲音研究,多年來他從雪霸國家公園到林業試驗所,始終對野鳥生態情有獨鍾,然而對聲景的研究是從福山開始,不過他後來關注的聲景監測擴及全台灣,甚至在太平山的翠峰湖畔也有設點。

想起201 5-2017年我和林試所的幾位研究人員曾在奧陶紀苔原所進行的聲景監測,明堂從2023年繼續在銜接進行紀錄,知道這個聲景研究仍然持續進行,讓我心中感到很欣慰。

從物候的角度來觀察「自然聲景」,就像「花開花謝」的節奏,環境中什麼季節動物會出場,透過聲景其實能展現所謂的「自然時序」,然而當一切「變調」時 ,也會反應出環境的警訊。

今天的訪談從福山一直談到中和四號公園的城市森林,我跟他分享到這個禮拜四的萬安演習我們將要記錄聲景的變化,他建議我從16號就應該開始要去監測才能做出更多的比較。其實我能掌握的訊息有限,為了要論述「寧靜」對生態的重要性,其實我更希望當天北部的朋友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幫忙去觀察環境聲景的改變,或是可以錄一些聲音來跟我分享。我和明堂說,我始終認為聲景的研究其實要回到城市空間裡,人類的環境能否允許其他生物的溝通以及傳播,這是一個未來都市設計必須要去考慮的項目。

這絕對不是我個人的觀點而已,而是全球正在進行的聆聽甦醒。邀請大家先聆聽這個禮拜五的自然筆記,同時從明天開始國立台灣圖書館的2樓將會有今年「台灣聆聽日」的主題書展,主題是「聽見城市的寂靜與喧囂」,加上週四的「臺灣聆聽日」及週五的「世界聆聽日」,本週一系列精彩的「聆聽日」的活動,在此正式登場了。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