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區地處北江、西江與綏江三條水道交匯處,是廣西前往廣州的必經之地,此地多為客家人。在以水路運輸為主要交通方式的古代,三水也隨著航運的發展而成為民豐物阜之地,並留下了許多故事。20世紀初,三水許多年輕婦女迫於生計,沿著水路出發,漂洋過海,往南洋謀生。她們包著紅色的頭巾,肩挑著沉重的籮筐,她們的平凡影響了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為她們建了紀念館、拍了電視劇,將她們的事跡寫進了學生課本……她們就是被新加坡人所稱頌的「紅頭巾」。
三水婦女多數客家籍,其中有把原鄉習俗帶到南洋......
過去女子出嫁,須由母親束髻,立心不嫁者則履行一定的儀式自行束髻,稱「自梳」,儀式通常在自梳女及不落家婦女聚居的「姑婆屋」內舉行。女子即為「梳起」,正式成為「自梳女」,終生不得翻悔。「自梳女」平日可繼續居住母家,採桑繅絲,自食其力,閑時常到「姑婆屋」與眾姐妹聚會,在生活上互相扶持,親如家人。年老或病危,必須移居「姑婆屋」,絕不能在母家去世。
「不落家」是自梳女子的一種假婚習俗,為避免遭父母強迫嫁人抗爭無效所採取的折衷辦法,過門行婚禮而拒絕同丈夫寢處,三朝回門后即長居母家不返,故稱「不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