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文教專題

永續教室 培養下一代的行動力

2024/06/02
邀訪來賓:林俊傑 雲林縣廉使國小校長 / 羅雯萍 雲林縣廉使國小主任 / 蔡信頡 雲林縣廉使國小老師 / 李宜樺 雲林縣廉使國小老師 / 黃靖涵 王妤嫣 雲林縣廉使國小學生 / 李玲惠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長 / 林成財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中部老師 / 朱芸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中部學生 / 吳念慈 桃園大成國中衛生組長吳念慈 / 李政威 桃園大成國中老師 / 吳穎婕 黃馨儀 杜珈綺 桃園大成國中學生 / 王美娟 蕉埔國小校長 / 林在營 蕉埔國小教導主任 / 江雨蓁 王子杰 賴泳維 蕉埔國小老師
單元介紹

自然環境被破壞,影響的不只生態,還有經濟與社會,家鄉不見了,世代記憶也不復存在,今天的專題帶您走入雲林的廉使國小、花蓮慈大附中、桃園的大成國中以及苗栗蕉埔國小,當全球對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呼籲越來越急迫,培育未來世代的教育現場該如何回應,永續教室的課堂上,改變正在發生。

 

廉使國小檢視聯合國SDGS課程目標,融入在校定課程中,透過健康促進、永續農業與能源循環加以落實。花蓮慈大附中更是透過課程讓學生從生活上的”看見”永續能源行動的關鍵。桃園大成國中帶學生淨灘從心開始認同減塑的行為,2000多人的學校一年減少好幾萬個塑膠袋,位在石虎出沒熱點的苗栗蕉埔國小,師生更用科技促成人類與石虎和平共處。

 

永續已經不是未來,而是當下的進行式,對於這個環境的責任,不分世代,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的行動都能改變世界,教育現場的永續課堂,除了讓孩子了解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更要培養下一個世代的行動力,師生努力觀察生活、用心思考問題,更用行動尋求改變。當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改變的力量自然發生。

園大成國中帶學生淨灘從心開始認同減塑的行為,2000多人的學校一年減少好幾萬個塑膠袋。

園大成國中帶學生淨灘從心開始認同減塑的行為,2000多人的學校一年減少好幾萬個塑膠袋。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