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臺北新教育

教師與醫師的專業化

2024/12/21
邀訪來賓:張德銳教授 前教育學院院長
單元介紹

節目一開始,張教授分享2024教學輔導教師及研究教師在臺北研究論文發表會中,他以「臺灣現代教育家的故事——兼論對教學輔導教師的啟示」為題演講的概要,感念恩師與對他的影響,以及回顧教學輔導教師制度推動,從91年試辦迄今的深刻感受。

著作等身,教育界敬稱「教學導師之父」的德銳教授,期望透過兼顧理論與實務的文字、故事,研究與整理,發表與出版,提供老師們更多專業發展的寶貴資訊。近期他忍受身體的不適,病中仍奮筆疾書,在手術前完成〈教師與醫師的專業化── 從求學與就醫的感恩經驗談起〉一文,與老師們分享專業化的重要。

張教授強調教師專業化是教育興衰的關鍵,也是利人利已的功德;專業的重視、尊重,是國家發展的關鍵力量。他分享就醫的感恩經驗——醫術醫德兼具的陳威明醫師、與時俱進的羅力瑋醫師、視病如親的黃上秦醫師,進而暢談感受到醫師的專業醫術與醫德。

張教授分析中小學教師和醫師的專業都要秉持愛,皆需重視差異化,都要有豐富的學養和經驗,審慎地做出無數明智合理的決定。然而從職前培育、導入輔導、專業發展等三階段對照差異,教師如何能達到醫師哪樣的專業水準,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與愛戴?則必須重視職前培育、初任教師導入輔導,以及教師專業發展機制的法制化。

面對資訊化、市場化、科層化、複雜化且多元驟變的教育環境,學生差異更多元,家長參與與聲音更多元,更要求績效責任的教師工作,張德銳教授語重心長地勉勵老師們莫忘初衷,切記——教師專業是教師生存與發展之道。

相關推薦:

〈教師與醫師的專業化──從求學與就醫的感恩經驗談起/張德銳〉張德銳教授

刊載於《台灣教育749期(2024/10)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18166482-N202410160005-00009

橋樂分享:蘇顯達小提琴《拾光  電影故事》第8首〈阿甘正傳〉李欣芸音樂製作
                                〈Do You Hear What I Hear?〉波伽利家族《耶誕禮讚》第1首/環球音樂

教育界敬稱「教學導師之父」的張德銳教授,著作等身,透過兼顧理論與實務的發表,勉勵老師們精進專業發展。

教育界敬稱「教學導師之父」的張德銳教授,著作等身,透過兼顧理論與實務的發表,勉勵老師們精進專業發展。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