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話劇影帝;
他,用詩書寫時代的悲憫,也用沉默照亮台灣文學的路。
詩人瘂弦與張默、洛夫共同創立《創世紀》詩刊,讓台灣現代詩生生不息;
他的〈如歌的行板〉,成為文青必讀的傳世經典。
從1953到1965短短十二年,寫下近百首詩作,卻足以撼動整個世代。
此後,封筆45年,把一生奉獻給文學的推手工作,
發掘名家、提攜新秀,成就他人,也成就了台灣文學最燦爛的一章。
從戰火流亡的少年,到溫哥華的詩老,
瘂弦的一生,就是一首動人的詩——
如歌,如行板,如人間最溫柔的必然。
11/6(四)下午4:05~5:00 tea time時光《文學人生單元》,將邀請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吳雅文,帶我們進入瘂弦的世界,
聆聽那不瘂的詩歌,感受一位詩人、一個世代的靈魂樂章。
節目內容如下:
●『是誰灑下 午后的陽光,是阿波羅還是里昂』
●《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
於是,我閉著眼,把一切交給命運,又悄悄的墜落,墜落,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終於,我落在 一個女神所乘的貝殼上。她是一座靜靜的白色的塑像,但她卻在海波上蕩漾!我開始靜下來。在她足趾間薄薄的泥土裡把纖細的鬚根生長,我也不凋落,也不結果,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
●輕輕思量,美麗的咸陽 ──〈下午〉
●伊在洛陽等著我 在蕎麥田裡等著我 ──〈橋〉
●《如歌的行板》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
歐戰,雨,加農砲,天氣與紅十字會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點鍾自證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飄起來的謠言之必要。
旋轉玻璃門之必要
盤尼西林之必要
暗殺之必要
晚報之必要
穿法蘭絨長褲之必要
馬票之必要
姑母遺產繼承之必要
陽臺、海、微笑之必要
懶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
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
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上校》
那純粹是另一種玫瑰
自火焰中誕生
在蕎麥田裡他們遇見最大的會戰
而他的一條腿訣別於一九四三年
他曾聽到過歷史和笑
甚麼是不朽呢
咳嗽藥刮臉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在妻的縫紉機的零星戰鬥下
他覺得唯一能俘虜他的
便是太陽
●《寂寞》
一隊隊的書籍們
從書齋裡跳出來
抖一抖身上的灰塵
自己吟哦給自己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