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似乎資訊匱乏、資源稀少的離島,其實反而擁有最豐厚的記憶和最純粹的生活節奏。在喧囂之外,這些島嶼以自己的語言、風俗與步調,安靜地活著。問題是,我們聽得見它們的聲音嗎?還是早已在日常的忙碌裡,把這些珍貴的地方知識一一遺忘?
而當生活出現了「暫停鍵」,我們會選擇等待,還是重新開機呢?
上官良治,就是那個選擇「重啟」的人。在疫情之後,藉由新工作的契機,他來到馬祖,一個不是觀光熱點、也不在主流話語中的地方。他不是來短暫駐留,而是在發現馬祖迷人之處以後,選擇繼續留下、長期深耕,進而擔任馬祖維基專案召集人,用實地訪談、口述歷史與在地協作,把馬祖的文化與記憶一一整理、累積、公開。這不只是保存資料,而是一種尊重土地、理解文化的方式。認為考證過程很令人著迷的上官也與地方學者、創生夥伴一起,將所有在地的寶藏數位化、國際化,好與大家分享這座島嶼的文化與記憶。
維基(Wiki)這個詞其實很美,它來自夏威夷語,意指快速。1995年,一位美國人將這個詞應用到網路技術中,開創一種人人皆可編輯的公共知識體系。維基百科是最知名的例子,目前已擁有百餘種語言版本,成為跨國知識協作的象徵。而馬祖維基專案正是這樣的實踐之一——即使你不會寫語法,也可以貢獻條目、翻譯在地語言、補充文化知識。其他如維基數據、維基導遊、維基共享資源,也都讓知識的形式與應用更加多元。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著主持人曾廣芝的腳步,走進馬祖的風土與故事,聆聽上官良治如何用維基的力量,讓地方知識被看見、被珍藏,也被更多人理解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