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鄉之路,是一條不免有夢想與現實交錯、理想與土地拉扯的征途。但對來自屏東霧台鄉好茶部落的李黃昱軒而言,這卻成了他重新認識自我、也重新定義部落未來的旅程。
李黃昱軒,屏東縣霧台鄉好茶部落的青年,也是「革路聚聚部落創生」主理人。大學主修長照,研究所攻讀社會工作,他將專業與情感結合,帶著對家人與土地的回應,踏上部落創生之路。「革路聚聚」在排灣語中意為「來來來」,象徵著「我們一起來聚會」的精神。李黃昱軒以這份信念,打造了青年相聚的平台,串起文化與創新的連結。他與團隊辦理屏東聯合收穫節、文化藝術節,開設手作與文化課程,開發兼具美感與文化意識的選物商品,並以「質感選物、部落資訊、手作課程、共創空間」四大項目,展現部落創生的全新面貌。
在他眼中,文化不只是被展示的符號,而是一種持續的生活實踐。就像前人蓋造石板屋時,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苦工,而是整個部落共同完成的壯舉。原住民的社會強調互助與關係連結——貨幣只是媒介,真正推動部落前行的,是「關係的儲蓄」。行為會塑造文化,而文化會塑造地方的樣貌。
他同時身兼「有限責任屏東縣原住民有質感整合行銷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兼負責人,以及「有限責任屏東縣原住民瑪恰屋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行銷總籌。以十年觀察與實踐的歷程,勾勒出三大發展版圖——長照、行銷、創生。對他而言,長照不只是工作,更是文化的延續;行銷不只是商業,而是文化可見的途徑。這樣的信念,不僅回應了家人的愛,也讓他在回家的路上,找到更深的自己。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主持人彭仁鴻的腳步,一探李黃昱軒為自己、為族人、為在地開創的永續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