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事會拖拖拉拉嗎?不到最後一刻不出手!這是很多人在生活、工作或學習中常遇到的問題,明明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卻總是找理由推托,直到最後一刻才匆忙完成,或是根本來不及做。
對於拖延這件事,一般認為它不只影響工作效率和品質,也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但拖延症除了帶來壓力和焦慮之外,沒有其他正面意義嗎?
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鄧志平教授今天將透過心理學報告,跟大家談.如何讓拖延成為一件好事!
鄧志平教授表示,拖延有主動和被動之分,當你很清楚知道,自己只是暫時延後這件事,那麼,拖延會是一個醞釀的過程,給自己更多時間去思考,反而更有創造力!
因此,不要一味指責自己為什麼做事拖拖拉拉,徒增壓力和情緒困擾,而是利用拖延、帶來更多正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