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蛋雕近30年的台中市民廖啟鎮,今天起在台中市屯區藝文中心舉辦個展,民眾目睹包括土雞蛋、鴨蛋、鴕鳥蛋等各式蛋殼被雕刻成藝術精品,驚嘆連連,對於作品中「蛋中蛋」系列可以包覆7層,更驚艷艷。廖老師說,每顆成功的蛋雕背後都有無數雕壞的作品支撐。
66歲的廖啟鎮說,小時候喜歡畫畫,少年時代學木雕等技術,無形中累積他蛋雕的功力,20餘歲時,無意間在蛋殼上彩繪,開啟蛋雕之路,至今30年,深感保持心情平靜、手穩、刀準,才能把平凡無奇的蛋殼幻化為藝術品。
前年他參加台灣工藝競賽以「雙龍戲珠」作品入選,信心大增,他說其實自己雖然用心創作,但不知外界的接收度如何,在家人、朋友鼓勵下,才興起辦個展的念頭,也一圓年輕時的夢想,並藉此和同好交流。
廖啟鎮說,每顆蛋殼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例如「幼羊跪乳」,就是他在母親過世後,感慨之餘的創作,「玫瑰花」則是送給太太的情人節禮物。為了創作,每次都要一次挑選、採買上千顆蛋,朋友笑說都要先幫忙「吃蛋」。
這次展品中最讓民眾驚艷的是「蛋中蛋」系列,雕刻鏤空的蛋殼中,包覆著另一顆蛋殼,最多的有7層。對於民眾好奇如何把各層蛋殼逐一塞入?廖啟鎮保持神祕地說,這技巧是「作夢」夢到的,增添一份神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