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佛門修行法器之一木魚,也能產出震撼人心的音樂嗎?
一直以來致力於音樂與聲音藝術創作的「一公聲藝術」,就從敲打不同尺寸、不同原料製成的木魚,發現木魚聲的變化可以從清脆與明亮,到扎實與豪邁,巨大的共鳴令人震撼,融合當代器樂演奏、技巧延伸和物件演奏的方式,建構出獨特表演與聆聽方式。
一公聲藝術以臺灣樂器工藝為起點,走入苗栗縣禾豐工藝木魚工廠,展開探尋在地聲響的第一站「共振計畫:木魚」,透過音樂專業和文化交流,讓傳統寺院用器走出框架,將作曲概念和實驗目標融合,並延展了木魚與鑼的表現性,聲響迴盪的定靜中細藏驚喜,演奏者們為作品揉入極大的想像空間,為台灣當代音樂注入實驗特質與豐富聲響的新作品。
一公聲藝術創辦人之一、擊樂家賴奇霞,2025年進駐臺中歌劇院,是歌劇院第五屆駐館藝術家,除了設計實驗樂器與表演藝術創作,也進行聲音藝術推廣教育。
11月30日早上賴奇霞將在台中市南屯社區進行藝術推廣小活動,分享田調故事、示範演奏、和民眾一起體驗敲奏。
今天節目中特別邀請2025臺中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賴奇霞老師,介紹新創作品「共振計畫:同感」,以及歌劇院藝術進校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