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許多小型可攜式電子產品,帶給人們使用上的實用性與方便性,不過充電時,各式充電器散布在電源的插座或擴充式插座上,電線雜亂且接頭規格沒有統一,也是挺惱人的。因此,無線充電的技術與運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只不過,多數人礙於無線電力傳輸的效能不彰,仍然會選擇使用有線的電力傳輸。彰化縣立陽明國中的科展團隊發現這個現象後,決定透過研究了解無線電力傳輸的效能及改善傳輸效率。
看似高深難懂的電學研究,在2位同學的口中總是能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現象加以解釋,變得淺顯易懂。經過他們的改良,原本無線電力傳輸的效能從50%躍升到80%,而改良的方法竟然是發想自國小自然課學過的原理。
這組團隊2位男同學的組合也堪稱一絕,一位活潑外向,在節目上把K博士耍得暈頭轉向;一位沉著聰敏,讓亮亮直呼自己的智商被輾壓了,不但被帶領科展團隊無數的指導老師譽為最佳拍檔,2個人的絕佳默契也共振交織出很棒的實驗作品。究竟他們用了什麼方式讓無線電力傳輸效能大大升級呢?以及更多團隊師生間既爆笑又暖心的實驗故事,都在這集的「Crazy實驗室」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