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Crazy實驗室

天才小釣手-改良白帶魚假釣餌的新法寶

2025/03/11
邀訪來賓:陳浩淇 彰化縣立陽明國中學生 / 吳宥樂 彰化縣立陽明國中學生 / 陳鼎羲 彰化縣立陽明國中學生 / 蔡名峯 彰化縣立陽明國中教師
單元介紹

海洋污染日益嚴重,海底生物首當其衝。漂浮在海面的垃圾或許能透過淨灘活動清除,但沉入深海的廢棄物,卻難以觸及、處理。本集節目將從這些「隱形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影響談起。

來自彰化縣立陽明國中的科展團隊,鎖定釣客常用於釣白帶魚的釣餌「太刀天亞」,展開一場名為「沉魚落『驗』」的探究之旅。由於傳統天亞重量較重,落水後容易快速下沉,一旦勾住礁石或障礙物,便會導致魚線斷裂,成為無法回收的海底垃圾。團隊靈機一動,從電影畫面和生物課堂汲取靈感,特別借鑒桃花心木種子的螺旋構造,研發出能夠減緩下沉速度的全新天亞設計。經過三代改良,他們終於成功讓釣餌在水中穩定漂浮,同時維持優異的釣魚效果,甚至獲得釣客們一致好評!

這場創新實驗的背後,竟然藏著一段溫馨的親情故事——團隊某位成員的父親正是熱愛海釣的釣客,而這項研究不僅解決了他的困擾,還讓原本對釣魚頗有微詞的母親改觀,甚至促進了父子間的情感交流。主持人K博士和亮亮聽完忍不住驚嘆:「沒想到做科學實驗,還能促進家庭和諧!」

究竟這組團隊如何突破重重挑戰,讓改良版天亞真正落地實用?他們的海釣實測結果又是如何?更多精彩的實驗故事,千萬別錯過本集「Crazy實驗室」!

彰化縣立陽明國中科展團隊運用螺旋構造的概念,改良白帶魚假釣餌「天亞」下沉速率問題。

彰化縣立陽明國中科展團隊運用螺旋構造的概念,改良白帶魚假釣餌「天亞」下沉速率問題。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