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臺灣史輕鬆聽

04廣播帶來的文化新生活

2025/09/25
邀訪來賓:蔡蕙頻 國立臺灣圖書館編審
單元介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日本,將電冰箱、洗衣機和黑白電視機稱為「三大神器」,這是因為有了這三樣電器用品,人們的生活將會大大的進步,效率提升。那麼,戰前的「三大神器」是什麼呢?

台南佳里地區有一位叫做吳新榮的醫師,他也是一位作家,當時佳里、七股、北門、學甲、將軍等台南靠海的地方,因為土壤鹽分較多,這裡的文人作家的文學作品也明顯地帶有刻苦耐勞的精神,因此作家們被稱為「鹽分地帶」作家,吳新榮就是其中一人。

吳新榮也想聽廣播,可是收音機的價格實在太高了,當時的收音機體積很大,吳新榮的家裡也沒地方放,後來,他分期付款地買了收音機,他在日記裡寫:「一家人開始享受這現代文明的利器,進入文化生活的新階段了」。

吳新榮幾乎是從一早就開始收聽廣播,中午則是吃午飯配新聞廣播。他們一家人也在一九四一年一起聽了呂赫若第一次在臺中放送局播放民謠和西洋音樂的節目。

吳新榮總結了收音機的四個好處:一是可以陶冶情操;二是能夠訓練聽力;三是迅速掌握時事,隨機應變;四是能聽到名人的教誨。無論識不識字,都可以透過收音機可以聽到廣播,可以說,對於聽眾來說,廣播是娛樂,也是一種教育工具。

台北放送局/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台北放送局/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