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阿政先講臺灣

母語的奶芳-囡仔唸謠02

2025/06/07
單元介紹

母語是由嬰兒一出生就開始學起,是生活中的運用,不是到學校才由老師教的,因為生活中學的母語講起來才有感情,才會流暢,也才能保留族群的文化及腔調。所以除非我們自己願意將母語丟棄,否則就要多和孩子說母語,不要再讓阿公阿嬤用吃力的華語和兒孫對話,從孩子小時就讓他接觸母語唸謠,鄉土色彩,感受生活的鹹酸甜,讓他一方面吸吮阿娘的奶芳,一方面聽到土地的聲音,這樣才有快樂的童年,因為這些歌謠會一路陪他成長。上一次我們介紹了兩首;周一到周日、炊甜粿,由炊甜粿延伸出國小六年級的唸謠;一年仔悾悾、二年仔孫悟空、三年仔土劍光、四年仔愛膨風、五年仔上帝公、六年仔閻羅王,這樣的唸謠,順口可以對唱,也是一種遊戲,更好的是12生肖;一鼠排頭名、二牛駛犁兄、三虎山坪、四兔遊府城、五龍總統命、六蛇趖例行、七馬走兵營、八羊食草嶺、九猴樹頭、十雞啼三聲、十一狗顧門埕、十二豬真好命。我要特別介紹的是,每個人都有其中的一個生肖,所以生肖一定要讓他中性,過去我們較常忽略,現在我們必須重視平權、人權,不能有歧視。過去的講法是一鼠賊仔名、二牛駛犁兄、三虎山坪、四兔遊東京、五龍皇帝命、六蛇乎人驚、七馬走兵營、八羊食草嶺、九猴樹頭、十雞啼三聲、十一狗吠客兄、十二豬屠刀命。其中有許多不合時宜也有歧視意味。

另外,一放雞、二放鴨、三掰開、四做堆、五觸胸、六拍手、七圍牆、八摸鼻、九搝耳、十抾起,這是我小時候很愛玩的沙包遊戲。從小讓孩子唸這些,讓他們認識動物、行為動作等,這些都是最好的母語教育基礎。

­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