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傾聽海洋

保護鯨豚就是保護海洋

2023/09/14
邀訪來賓:王浩文 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 / 鄭峻亦 國立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 譚洋 譚洋
單元介紹

傾聽海洋09/14節目介紹:

一.《閱讀海洋科普書》單元:


主題: 發現藍鯨擱淺背後的故事

*本集可參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奧秘海洋"119期科普期刊.網路連結: https://oceanomics.blogspot.com/

 

全球對於鯨豚保育的覺醒,可以回溯到1980年代;在1972年,美國實施了「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案」,而影響全球性的第一步行動,是1982年「國際捕鯨委員會」通過「禁止商業捕鯨公約」。
台灣的鯨豚保育,可以回溯自1990年4月的澎湖海豚事件,也在同年的八月底政府的修法公告,將所有的鯨豚類列入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開始了台灣的鯨豚保育。

根據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2020年全臺鯨豚擱淺數量分析報告顯示,鯨豚擱淺之原因以漁業混獲、疾病的案例為比例最高。

關於疾病問題,楊瑋誠說明,鯨豚會生病是「人為汙染」所致,而污染又分為有形與無形。他提到肉眼可見如海洋垃圾,包括常見的塑膠製品或是廢棄漁網;而看不見的汙染則像空汙、重金屬、農藥或是抗藥性細菌,甚至於海底工程產生的噪音。上述種種汙染正侵害台灣臨海所有鯨豚,造成牠們體內臟器慢性衰竭,最後擱淺喪命。

成大在減碳有亮眼表現外,社會參與和保育作為也不容小覷。已有20多年歷史的成大鯨豚救援團隊,是南部最重要的鯨豚搶救團隊,也是大學守護生物多樣性的表徵。

成大於2010年設立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以王浩文主任為首協助救援與處理活體或死亡擱淺的鯨豚,並進行救援、醫療、復健、野放、死亡案件之解剖、採樣與後續分析相關研究。

王浩文認為「公民教育」是推行保育最好的方式。他提到,教育的意義不僅在於改變民眾的想法和行動,而是激發幼童或青少年對於未來發揮的影響力。由於深知保育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相應的定位,他表示,自己十分瞭解身為學者所能協助與堅持的事物,透過做研究用「證據」說話,並以沉著忍耐的態度在政府與民間做一名說客,期望各界人士在鯨豚保育的路上持續合作,尋求人們與鯨豚間的共存之道。

相關內容請參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科普雜誌「奧秘海洋」119期。

https://www.instagram.com/ocean_omics/

 

來賓:

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

 

二.《聽海洋說故事》單元: 


主題: 龍涎香

*本集可參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奧秘海洋"119期科普期刊.網路連結: https://oceanomics.blogspot.com/

 

喜愛香氛的朋友們應該對「龍涎香」這一名詞不陌生,其特殊的香味讓許多人趨之若鶩,不 論是古代的王公貴族,又或是今日的都會男女,都為這神秘的味道著迷。龍涎香的英文 ambergris,來源於法語的 amber gris 意思是「灰色的琥珀」。琥珀(amber)與龍涎香雖然是不 同的物質,但都同等珍貴。根據《白鯨記》裡的描述,土耳其人甚至會帶著它前往麥加朝聖, 而根據中國古籍記載,龍涎香的價值更是高於黃金。但您可知道知道,這「龍涎香」其實是 抹香鯨的代謝物呢?

不過名貴的龍涎香其實是抹香鯨腸道的排泄物所形成的物質,常被發現於北緯 40°至南緯 40° 的海域。龍涎香的產生還與抹香鯨的食性有關。牠們之所以善於深潛,主要是為了捕食棲息 於深海中的大王烏賊和章魚,烏賊和章魚的肉容易消化,但其內骨板和顎片卻難以分解,因 此抹香鯨會將這些殘渣暫時留在胃中,每隔一段時間排出。但有時當食物殘渣不慎滑入腸道, 就會形成「糞石」,因為抹香鯨腸道較狹窄,容易造成腸道堵塞,所以腸道會以緩慢蠕動方 式將其推動,糞石和腸道內細菌與酶(酵素)慢慢地產生複雜作用,進而形成了龍涎香 。龍涎香有時會隨著抹香鯨液體糞便排入大海,偶爾也會被海浪沖上沙灘,但迄今為止, 龍涎香大都發現於抹香鯨腹內。就跟人類便秘一樣,這些糞石對抹香鯨沒有太大殺傷性的危 害,但如果累積的糞石越來越大,則極可能導致抹香鯨的腸壁被撐破,嚴重時會造成死亡。

在還有捕鯨工業的年代,由於抹 香鯨身體粗短且游速緩慢,因此被漁民視為中大型鯨類主要獵捕的對象,大量捕殺也造成族 群的衰亡。為了更高的收益,捕獵者會選擇性地捕獵體型較大的成年雄性抹香鯨,但雄鯨被 大量捕獵會導致性別比例失衡,除了雌鯨會減少懷孕機率外,雌鯨和幼鯨群遭受虎鯨攻擊的 機率也會增加。另外,相關研究也指出抹香鯨族群間的基因歧異度非常少,原因可能也與雄 鯨大量被捕殺相關。抹香鯨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入易危(VU)物 種與被《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因為抹香鯨的壽 命較長與繁殖速度緩慢,再加上過往捕鯨年代的大量獵捕消耗,推估目前存活數量可能僅剩 原先數量的 30%。而現今雖已禁止捕鯨,但抹香鯨族群仍須面對被漁具纏繞或被船隻碰撞等 威脅。

由於抹香鯨數量逐年大幅銳減,所以龍涎香產量亦隨之遞減,目前於野外拾獲天然龍涎香的 機會已經非常稀少。雖然根據國際公約,龍涎香是屬於抹香鯨的自然產物,因此從海灘或海 洋中收集並不違法,但學者們仍建議大眾使用替代品,以避免不肖業者為利益非法捕殺。好 在現今醫藥與化學技術發達,若有醫療需求人們有更多更好的藥材可選擇,而其香味也能透 過實驗室人工合成,因此也就沒有非龍涎香不可的必要性。

 

相關內容請參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科普雜誌「奧秘海洋」119期。

https://www.instagram.com/ocean_omics/

 

 

來賓:

國立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鄭峻亦


三.《為海洋讀一首詩》單元:

〈海岸山脈〉劉克襄

 

從日出的方向
一頭長鬚鯨浮出,小心地
捱近了數量龐大的座頭鯨族群

那悄然
只以美學難以估量的距離
露出細瘦而狹長的背影

在高山與大海間的廣袤
找到自我安逸的邊界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傾聽海洋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傾聽海洋播出後線上重聽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