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傾聽海洋

認識東沙

2024/02/08
邀訪來賓:宮守業 地質學博士 / 許峰源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 譚洋 詩人
單元介紹

傾聽海洋02/8節目介紹:

一.《閱讀海洋科普書》單元:


主題: 東沙島地質研究

東沙島和太平島都是南中國海的珊瑚礁小島,兩個島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兩個島的地表都是由珊瑚、貝殼、有孔蟲碎屑的砂粒覆蓋;兩個島周圍的海域都有珊瑚礁和海草床。雖然如此,但是由目前不完整的資料看來,兩個島的成因並不相同。東沙島以及周圍礁台在最近八千年以來,完全由沙子堆積而成。而太平島的礁台則是珊瑚礁生長形成,只有表面由生物碎屑覆蓋。因為成因不同,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未來的命運可能也不相同。

 

位於中國廣東外海的東沙環礁群島,面積約500平方公里,孕育豐富的地質、自然資源,2007年成立海洋國家自然公園之後,相關的研究調查不停歇。去年幾項調查,初步了解東沙環境約在8000年前開始堆積,但是架構與典型的環礁不太一樣;在潟湖口周邊的海草床,是鯊類重要的繁殖場;而東沙島的植被、淡水與陸地,提供東亞候鳥休息與覓食的服務功能。

 

高出周圍海床約400公尺,直徑約25公里,面積約500平方公里的東沙環礁,形成原理為何?

19日在海洋國家公園保育成果發表會上,自然科學博物館博士宮守業發表研究報告時指出,珊瑚礁有裙礁(atoll)、堡礁(barrier reef)和環礁(fringing reef)三種。如衣服下擺般直接附著於島嶼的是裙礁,與島嶼之間由海水相隔的是堡礁,中央沒有島嶼,形如甜甜圈的珊瑚礁就是環礁。

 

為了瞭解東沙環礁和東沙島是怎麼形成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宮守業研究團隊,在東沙環礁上鑽了5孔岩心,深達20-23.3公尺,鑽穿全新世,進入更新世。研究團隊在岩心中選擇16件合適的珊瑚化石進行分析,顯示東沙島最早的珊瑚化石約為8150年前。

初步研究結論顯示,東沙島形成方式,完全由沈積物堆積而成,並非由珊瑚礁構成的基底。東沙島在礁台內側的成因,是因沈積物堆積較快,堆積方式大多為上積,並無由外向內,或由內向外的前積現象,較符合Purdy的假設。

 

來賓:

地質學博士- 宮守業

 

 

二.《聽海洋說故事》單元: 


主題: 島嶼東沙文史

民國七、八○年代,我國中小學在每學年學期初,學校會發給學童每人一片黏性玻璃紙片,要求隔日清晨在肛門貼黏後,攜至學校檢測腸道是否寄宿蟯蟲、蛔蟲等寄生蟲;幾週後,依檢驗結果,受感染學童會接獲藥包服用,以驅除體內的寄生蟲。近年來,臺灣公共衛生水準提升,防疫措施逐步落實,寄生蟲不再是困擾學童的疫疾。然而,早期臺灣衛生條件不佳,有80%以上人口苦於寄生蟲的威脅,社會上雖流行著吃檳榔的防治方法,卻未見療效;而日據時期,則由日本引進古早對抗寄生蟲方法,讓患者服用煎煮過的海人草湯汁,以收驅蟲功效海人草製成的驅蟲藥方,除了臺灣,在日本、香港、德國也非常暢銷,讓許多商人趨之若鶩。16年1月,廣東志昌行向海軍部申請了東沙島海人草5年的開發案,卻私下與日商共同經營,牟取暴利。廣東省得知消息,請海軍部撤銷志昌行的執照,明令日方人士撤離東沙島,以維繫我國主權。

清光緒21年(1895),日本據臺後,逐步擴展南海勢力。光緒33年(1907),日商西澤吉次發現東沙島擁有豐富的海人草、鳥糞、貝類資源,便前往東沙島開採,而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後來,雙方展開東沙島主權交涉,從歷史經典、國際法原理進行攻防,歷經一年有餘,簽訂〈交還東沙島條款〉,由清政府支付日商16萬銀元,廣東海軍人員隨即登島驅離島上漁民,正式接收東沙島。

東沙文史踏查.請聽今天的節目內容

 

來賓:

海洋公民基金會董事長-胡昭安

海洋公民基金會專案研究員-李念蓁


三.《為海洋讀一首詩》單元:

 

《潛水時不要講話》(節錄)    栗光

麥田出版

潛入星空之海

 

……Ian與潛伴的光成為海中唯一的指引與依賴,藉著那樣的微光,我們探看從未涉足過的世界:縮窩在礁岩裡的海膽們出來活動了,一隻面相兇狠的瞻星魚抖落細沙,顯現真身,尾隨數隻小魚游經我們的面前,最後降落在另一處沙地上,扭扭身軀,神奇地將自己再度隱蔽於沙地之下。就這麼一眨眼的工夫,我已無法從那片地上找出一點端倪。

 

來不及破解瞻星魚的隱身術,Ian把我們帶到了平地,指示我們關閉手電筒。我輕輕按下開關,手指卻不敢離開按鈕,心底抗拒著黑暗。但,當所有光源從手中流逝,我才發現夜裡的深海並非幽冥,暗眛中依舊有微弱而堅定的細束月光,穿透稠密水波。

 

Ian舉起臂上的夜光手寫板,向我們下達指令:「Just move.」他雙手一揮、雙腿一踢,一團螢火蟲似的光點立即隨之亮起。我呆愣看著眼前的魔幻景象,一時間不曉得要做什麼動作才好,最後以食指為仙女棒,畫起大圓,在自己的周圍燃起星火般的光芒。

 

是螢火,抑或點點流星?不,這是李安導演《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電腦動畫才有的景色,如今竟真實呈現在我眼前,可以觸及,又如夢一般無法捉摸。不再感到恐懼,這一刻就是全部,以海平面為分界,我正在世界的另一面仰望繁星。

 

回到水面休息站,Ian告訴我那光點來自浮游生物,位於食物鏈的底層,邊說邊以自己寬大的指頭盡力比出一個迷你尺寸。

 

我凝視著那指腹與指腹間的微小距離,適才體驗的一幕幕再度湧進腦海,教練的指尖彷彿也沾上了生物的螢光……驀地,我發覺自己所見的,並非僅僅是海下的流星螢火,而是在這一夜、這深海中,窺探了整個宇宙。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傾聽海洋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傾聽海洋播出後線上重聽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