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海洋11/28節目介紹:
一.《閱讀海洋科普書》單元:
主題: 黑潮與海洋保育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1998年於花蓮成立,是臺灣第一個為「鯨豚與海洋」發聲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最初以鯨豚調查為開端,多年來深耕於海洋議題、環境教育與科學調查,如同一股陸地上的黑潮洋流溫暖而堅定,期許每個臺灣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洋。黑潮累積東海岸鯨類第一手生態調查資料,積極為鯨豚福利議題發聲,落實鯨豚保育工作。黑潮長年持續進行「海上鯨豚目擊紀錄」、「水下鯨豚聲音收錄」、「鯨豚Photo-ID個體辨識」及「花蓮常見鯨豚棲地利用調查」,以瞭解東海岸鯨豚族群分布樣態,建立臺灣野外鯨豚重要生態資料庫;更為鯨豚權益發聲,以「花紋海豚體表傷疤分析」評估人為活動造成之影響,亦積極關注鯨豚遭受捕捉、圈養、展示、表演等議題,並與賞鯨業者長年合作,提倡友善賞鯨以提升生態旅遊品質。黑潮環境議題導向的教育,將黑潮觀點化為平易近人的故事,拉近民眾、校園師生及企業與海洋的距離。從依附大海的生活角度出發,黑潮出版多本漁業紀事與鯨豚紀錄之書籍、繪本與紀錄片,辦理「海上鯨豚解說員培訓」至今培育花蓮港賞鯨解說人才逾80位,另外透過校園及大眾講座、營隊、研習、展演、行旅等多元形式,二十多年來與數萬人分享臺灣迷人的海洋文化。黑潮以量化數據追溯海洋廢棄物來源,公開發表調查結果,於地方及中央會議上提出實質建議。針對海岸廢棄物,黑潮與國際組織合作關注海洋垃圾汙染議題,於2005年首度引進「ICC國際淨灘監測方法」,長期記錄海岸垃圾組成種類數量;2018年發起「島航計畫」,建立第一筆全臺海域塑膠微粒檢測資料,近兩年更針對臺灣漁業廢棄物,製作圖鑑釐清漁具和漁法關聯,盼以量化數據提出實質建議,督促政府達到源頭管理。
有關黑潮關注的海洋議題請聽本集的內容。
來賓: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林東良
二.《聽海洋說故事》單元:
主題: 海派漁村- 龜山島
龜山島主要組成的岩石是安山岩,與鄰近基隆山、大屯火山相同,熔岩冷卻時非常快速,當中的熱氣也就無法立刻溢出,形成氣孔。所以早年的龜山島,可以看得到煙霧彌漫,後來因為山崩、崩塌,氣孔、山口被堵住,所以煙也變小了。早年當硫磺味、山煙飄進頭城、烏石港時,老一輩的就會對孩子說,這隻烏龜在放屁了。受到海水侵蝕、風化等因素,其實龜山島正在縮小中,加上台灣地震頻繁,龜山島本身常見有崩塌等各種情況,近幾個月也才有龜山島「龜首」崩落的現象。老人家則是會說,如果宜蘭、頭城一帶有重要人物過世,龜山島的山就會崩,成為一個鄉野的傳說。
1977 年時,龜山島人在宜蘭縣府協調下,集體被遷往本島的大溪里(鄰近宜蘭大溪漁港),命名為仁澤社區,當年有 106 戶約 530 人,同時龜山島也被宣布為軍事管制區,從那年起,龜山島就無人定居。後來之所以開放,是在解嚴後經多方努力,包含 1994 年曾經舉辦過「歸來吧!龜山」活動,讓許多當年的島人可以回到島上,也讓龜山島人後代可以來到自己的故鄉,直到行政院在 2000 年正式開放觀光。
整個龜山島最高處稱之為 401 高地,早年因為是軍事要地,部隊駐紮在此,官兵從山下走上 401 高地站哨要 2.5-3 小時。卓大哥說,來龜山島當兵其實不錯,有外島加給,但又不用遠赴金門馬祖,而且島上沒什麼太多娛樂,也沒地方花錢,就能存錢。
另一個軍事看點則是戰備坑道,走到底可以看到美式下的 M1A1 90 公厘高射砲,每分鐘約 22 發,約在民國 40 年代時為防空用,後來因為新式飛彈引進,這種高射砲變成沿岸砲,用以防範海上進犯。登島後會先到遊客中心,接著走到島上的淡水來源:龜尾湖。其實龜尾湖本身並不是淡水來源,真正的淡水是湖畔有一座非常不明顯的冷泉,跟有應公廟一樣,不特別指出,是不會注意到的。冷泉這邊被島人戲稱是龜尿,同時也是以前島人住民們閒話家常的地方,因為家家戶戶都會來此取水、洗衣等,自然成為島上資訊、情報交流站。
沿著湖畔走,遊客大都會前往岸邊到底的大型觀音像,但卓大哥則是帶我們從旁邊一條小徑上山,主要是來認識這裡一座受島人尊敬的樹木:毛柿公。其實就是毛柿樹,因為早年龜山島資源不足,孩童容易營養不足,長輩就會帶來拜毛柿樹(尊稱為毛柿公),據說當年的用意是「契子」,也就是尊毛柿公為乾爹的用意,必須拿一小塊毛柿樹的木頭磨粉回家服用,此外要準備銅錢紅線拜完後給孩子戴上,才能讓孩子平安長大。
從遊客中心往戰備坑道的路上,會看到早期龜山島住戶三排房子約 108 戶的遺址,這區也被稱為是龜尾。卓大哥特別提到,現在看到路邊的這間石頭屋是假的(可以說是新建用來示意的),用卵石建屋大概是民國 40 年代才看得到,當時會以茅草、瓦片做屋頂。而在更早之前則完全是用竹、木或是茅草、棕葉等為主。一旁看起來跟一般台灣社區住宅沒什麼兩樣的兩層樓房屋,才是後來真的住戶的遺址。龜山島位在西太平洋暖流北上南下之要地,因此有暖流性魚類迴游,包含旗魚、鯊魚、鯖魚。在龜山島人遷離前,約 99% 住民都是從事漁業,雖然曾兩度在龜山島開港,但都因為颱風等因素讓工程被沖毀,而在 1951 年花蓮開港、1959 年南方澳漁港擴建後,也使得當時許多龜山島人離開島上前往他地從事漁業。島人遷往大溪後,島人便以大溪漁港為主要地點,現在依然超過九成從事漁業,約有 110 艘船。
因為島上地形難以種植稻米,多只能種植蔬菜、地瓜,雖然島人主食為白飯,但米都需要從台灣本島進口,受限於東北季風、夏季颱風,也常會遇到物資難以送上島的窘境。但早年龜山島亦有少部分人會從事海上夜市(走私貿易),也跟獨特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
在龜山島人的漁業上,不論是稱呼、用字或是捕魚技術都受日本文化影響很多。例如從日本人學得引擎船。此外龜山島人使用的漁網也相當特別,會採用一種植物叫「薯榔」的汁液強化纖維,用來做漁網。也因為漁業的關係,衍生出不少傳統,例如早期漁業較為忌諱女性上船,因此男生上船去台灣本島不用錢,女生上船要包紅包。但女性雖上船不容易,卻可以在岸邊收漁貨,於是遷來大溪後,便在岸邊佔地,逐漸形成了現在大溪漁港的漁夫市集。
來賓:
東吳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鄭瑩憶
三.《為海洋讀一首詩》單元
〈海邊〉 楊智傑
(出處待查)
在夢中學完說話的他們
爭先恐後跑到街上
按每家的鈴
「晚安」漁夫帽說「要一起去玩嗎」
大海就在外面,但
沒人應門
「天還沒亮呢」
手電筒小聲地講
我們等的每一秒
都讓彼此失去少許勇氣。「等到天亮,還拉得動我嗎」
小船越走越慢
在隊伍後頭遠遠落單
終於他們來到
我的門口
但我從來沒有到過海邊
沒有在夢裡
做過他們的朋友
他們快要從門口離開了
「你不追上去嗎」
小夜燈問
「可是我怕黑」
「那」天空說
「要我亮嗎」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傾聽海洋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傾聽海洋播出後線上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