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海洋09/25節目介紹:
一.《閱讀海洋科普書》單元:
主題: 海洋綠能潛力-黑潮發電
在臺灣東岸約30公里處,一股源自菲律賓東方、跨越西北太平洋的強大暖流,宛如海中高速公路,因其水色深沉如墨,得名黑潮(Kuroshio)。
黑潮沿著臺灣東部急遽下沉的海底地形北上,不僅流速驚人(可達每秒1~1.5公尺以上),方向也極為穩定,而且全年無休、日夜流動,儼然是一座未被開發的海洋發電寶庫。
黑潮最穩定且力量最強之處在菲律賓,臺灣附近的黑潮並不是一年四季都一樣穩定,實際上東部海上的黑潮在夏季十分強勁,但到了冬季則因為東北季風而減弱。不過這恰好滿足臺灣的需要:因為可以配合我們夏季用電的高峰!因此黑潮雖然沒能帶給臺灣如日本東岸那般良好的漁場,但卻蘊藏著可以被我們利用的乾淨能源。
來賓: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海洋能專題中心執行長- 吳朝榮
二.《聽海洋說故事》單元:
主題: 以綠色養殖實踐愛海洋愛土地之路
大眾對於養殖漁業的印象,莫過於沿海地區地層下陷的景象,或是火紅紀錄片《海洋陰謀》中大規模圈養鮭魚,漁場寄生蟲孳生、投放抗生素......等等令人怵目驚心的汙染畫面。面對養殖漁業產生的環境衝擊,以此起家的中華海洋生技,25年來堅持用「厚道」精神來回應環境的議題。
中華海洋生技2022年獲得第四屆品牌金舶獎,以「綠色養殖」為企業品牌的亮點,擁有專利的「免換水室內循環系統」,替養殖漁業開拓了環境與產業發展共好的路途。
董事長張永聲、副董事長謝清輝是中華海洋生技的創辦人,同時也是大學同學。謝清輝從大學時期就喜歡養魚、愛魚成癡,張永聲則喜歡辦活動、參加社團,笑稱自己是摸魚系,兩人大學時期就承諾彼此未來一人養魚、一人賣魚。中華海洋生技在屏東的養殖場,突破了一般人對養殖魚塭的印象,一個又一個像是大碗公的圓形魚池,設置在陸地上,是由謝清輝設計的生態循環系統。由於魚池主要採海水養殖,只需傳統魚塭5%的地下水取水率,減緩了地層下陷的危機。
這套全台獨一無二的生態循環養殖技術與系統,相較於傳統魚塭養殖,不但可以大幅降低90%以上的用水量,也能免去傳統魚塭養殖需要放水曬池底的作業,同時更能夠讓魚的排泄物定時從大圓桶的底部排出,讓魚在優良水質之中安定的生活。因此,這套生態循環養殖系統可說是符合節水減碳的綠色養殖。
來賓:
中華海洋生技董事長- 張永聲
三.《為海洋讀一首詩》單元
〈玄鐵海岸〉 紀小樣
2022.05.16 鏡文化官網
這是暗夜。左邊是海,右邊
是你――與我緊緊牽繫著的手
我們不說話……每一個字句、片語
都將阻止海浪靠岸;讓月亮心驚
我們沉默到比海床還低
諦聽流星失速時的尖叫
就這樣等待黎明
不需要指南針……
祇要牽手,不說話
與你靜靜共看天際一朵雲
小心翼翼地把雨收好
漫步在沒有人走過的
海岸之濱……這樣就好!
儘管碎浪滔滔對岸言說
大海也不會向船說出所有的秘密
況且這世界誰也無法說得準
就算是純金也有延展的極限
閉上眼眸不要說話
等我繞過海岸線――再為你
調亮 一千瓦的星光
我知道有一片海,就要
向你靠岸了。難道還要等
天色過來批閱――要生鏽就生鏽吧
我用鐵色系的陸塊承載你
鐵色系的永恆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傾聽海洋即時線上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傾聽海洋播出後線上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