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營造國家語言友善環境,推廣客語認識客庄客家文化,國立教育廣播電臺114年7月21日舉辦「國家語言文化體驗活動-客庄採筍趣」,邀請「老个好!老个靚!」客語節目主持人香香(鍾麗香)、Yuki(廖芳瀅),一起和推廣組楊雅婷主任、節目部許健挺主任、徐德芳編導、徐朝晃、祝怡瑩同仁,帶領三十位聽友到新北市唯的一客家庄「五寮」採竹筍,體驗採筍樂趣,學習客家話、認識客庄生活及文化。
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根據統計大約有百分之65-67客家人,是新北市唯一的客家庄,一百多年前桃竹苗客家人前往開墾,種樟樹焗腦、種茶製茶、還有種柑橘、薑、番薯、花生,並在山坡地種竹,現在每年六月至九月為綠竹筍產季,新北市三峽區共有四百公頃以上的竹林,多分布於有木、五寮等地區,五寮里海拔大多位於200公尺以上,陡峭山坡地形常有雲霧繚繞,土壤多為沙質土壤,加上未被人為過度開發而擁有豐沛乾淨的水源,以及筍農專業培土功夫,造就適合竹筍生長的環境,使新北市成為全台綠竹筍最大產地,其中又以三峽區五寮里產出之綠竹筍最為鮮甜,甜度可高達7.2度,與水果相當,因此贏得「梨子筍」的美名。
此次活動由新北市優秀返鄉青農林義閔、徐孟瑩夫妻和母親黎玉嬌教導大家如何採竹筍、料理竹筍,主持人香香、廖芳瀅適時的融入客語教學,讓大家感受到客庄採筍樂趣。參加的聽友幾乎是第一次採竹筍,體會到採筍的辛苦得來不易,學到採筍要從土堆裂縫中尋找筍子,如果已經出土曬到太陽的筍子出青就有苦味,青農林義閔表示,採筍時間通常是清晨三點到早上九點,如果只是一點出青,可以再覆土隔一兩天再採,還是可以救的回來,這也驗證客家諺語「竹愛嫩時拗、子愛幼時教」意謂竹筍要趁早趁嫩的時候採摘,孩子要在幼小時候教好。
採完竹筍教大家料理方式,可以做沙拉筍、煮湯、醬炒或是做筍乾,保存方式可以在筍子的切面抹鹽巴放冰箱冷藏三天,或是帶殼水煮,竹筍滿過水位,放生米、辣椒、少許鹽巴、油,煮開後轉小火鍋蓋留點縫隙,做沙拉筍的話煮三十分鐘,煮湯或炒的話煮10-15分鐘,煮好後悶半個小時,沒有馬上吃就連同煮開的水放到冰箱可以放一個禮拜,放辣椒主要是去竹筍的寒性與生味,放米的用意是去苦味,教完料理方式現場親自品嚐竹筍沙拉,味道甜嫩多汁真的如水梨般好吃,另外也準備了客家油飯還有竹筍湯,大家吃得讚不絕口,快樂的以五感體驗客庄採筍的趣味,大聲說:蓋湛斗!當慶!好食!又好尞!(客語:很精彩!很棒!好吃!又好玩!)
2、「生趣个老古人言」:訪問台北客家書院張淑玲老師分享老古人言客家諺語「 牛愛穿鼻,人愛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