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老个好!老个靚!

社會學者紀金山教授建造全台第一座青銀共居聚落「好好園館」

2025/09/21
邀訪來賓:社會學者紀金山教授 / 台北客家書院張淑玲老師
單元介紹


1、 社會學者紀金山教授建造全台第一座青銀共居的聚落「好好園館」,紀教授長期研究台灣的高齡化問題,常看到家屬因照顧長輩筋疲力盡、關係緊繃,也看到很多獨居長輩的孤單。於是想:能不能創造一個地方,讓長輩既能安心生活,又能彼此陪伴,因此建立「全台第一座青銀共居聚落–好好園館」」。
社會企業是非營利組織該走的一條路,號召台灣福氣社區關懷協會的會員組成社會企業,把共居大家庭為核心願景,希望老後有經濟力的人扮演社會支持的力量,不只是依賴別人照顧的人,還可以兼顧社會價值和永續經營,成就共居的大家庭,獲得會員的信任。
以「類家人」概念經營,紀教授說:「家人不一定是血緣,而是彼此在乎的人。」把這個概念帶進來,讓住戶能在共居的過程中,互相幫忙、彼此照看,簡單的說就是「代理家人」。這不只是居住模式,而是一種新的社會支持系統。透過約定的服務,實現個別化的生活需求。很多子女常說:「我也想照顧爸媽,但真的做不到全天候陪伴。」這時候「代理家人」就能補上缺口。長輩有人陪伴,有人關心,不會覺得孤單;子女也能放心,不用為了照顧責任彼此爭執。簡單來說,就是讓長輩安心、讓家人放心。並且由年輕管家照顧,擁有青銀共居的好處,長輩可以從年輕人身上得到活力,年輕人則能從長輩身上學到人生智慧。彼此互補,減少孤單,也打破世代隔閡。很多時候,一句陪伴的話,比醫療照護更能帶來力量。長輩得到滿足、感覺方便、覺得有趣,三方青銀共居的專案業務,讓家庭關係的照顧更平衡。可以解決超高齡世代,家人不夠,世代隔閡,建立更有韌性的社會組織。「好好園館」成立近五年,有三四百位長輩進住,產生很大的社會價值。

2、「生趣个老古人言」:訪問台北客家書院張淑玲老師分享老古人言客家令子「一隻兔仔耳劇劇,翻山過嶺無腳跡。(揣一種動物——烏蠅。)」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