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職人時代節目01月10日節目內容:
主題: 認識化工產業與職場圖像- 醫材產業.隱形眼鏡與光學鏡片製造開發
數位時代,3C產品日益普及,滑手機、看平板成為日常,卻也導致民眾普遍視力衰退。根據國際近視研究學會(IMI)研究,2020年全球有超過3成人口罹患近視,預計到2050年這個數字會成長至5成。近視人口增加,除了配戴眼鏡外,人們也因為方便或愛美選擇戴隱形眼鏡,催出了隱形眼鏡商機。
根據Contact Lens Spectrum資料,矽水膠產品占全球軟式隱形眼鏡市場的74%,為主流材質;低、中、高含水量的水膠產品則分別占2%、9%、15%。值得注意的是,矽水膠在歐美普及率高,例如在英、美等國家市占率高達8成以上;但在亞洲如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等市占皆不到5成。
究其原因,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吳劭易說明,在亞洲新興市場,由於製造商產能集中水膠隱形眼鏡,壓低了水膠產品的價格,使得矽水膠與水膠產品價差顯著。比起戴起來更舒適但價格貴上1.5倍的矽水膠產品,亞洲消費者更傾向選擇較平價的水膠隱形眼鏡。不過此現象正在改變,目前亞洲各個市場矽水膠銷量年成長速度都在2成以上,韓國成長速度更超過4成。
目光放回臺灣,隱形眼鏡相關業者包含精華、晶碩、優你康、明基材、視陽、昕琦、星歐、加美、望隼、昱嘉、亨泰光等。針對內銷市場,部分廠商成立自有品牌、自產自銷,如精華成立「TICON」品牌、星歐成立「LARGAN」品牌。但鑒於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且發展有限,臺廠紛紛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臺灣隱形眼鏡以出口為主,2014年出口金額破2億美元,2021年達5.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臺灣隱形眼鏡出口以銷往日本、中國大陸及香港為主,2021年各占43.5%、43.2%。其中,臺灣在日本進口市占16.3%居次,僅次於愛爾蘭;在中國大陸進口市占43.9%居首。
在產品方面,無論硬式或是軟式隱形眼鏡,臺廠都有所布局。硬式隱形眼鏡方面,如亨泰光鎖定OK鏡市場,以自有品牌DreimLens、Hiline推出產品,積極拓展中國大陸市場,目前已取得2張許可證;另也布局韓國、東南亞、紐澳等市場,其中韓國已於2021年取證。
軟式隱形眼鏡方面,在品牌與通路經營不易的情況下,臺廠進攻海外市場以代工模式為主。如據法說會資料,晶碩外銷比例達7成,代工訂單帶來的營收占整體營收的66%。以代工為主的臺灣廠商,如何突破四大廠防線爭取訂單、繳出亮麗外銷成績?答案第一是發展矽水膠技術。
具矽水膠製造能力的臺廠中,視陽為全球第一家推出矽水膠彩拋隱形眼鏡的製造商,其矽水膠隱形眼鏡的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五。然而吳劭易指出,矽水膠上游材料目前仍多掌握在國外大廠手中,臺廠需從海外進口,影響毛利率,這是一個隱憂。不過國內廠商優你康開發的高階矽水膠材料linofilcon A,已在2022年初取得美國醫師協會藥名選定委員會(USAN Council)核定專用名稱,將有機會透過原料的成本優勢,爭取更多海外矽水膠隱形眼鏡代工訂單。
另一個臺廠爭取代工訂單的優勢是利基產品製造能力,包含美瞳和功能型隱形眼鏡。美瞳方面,與傳統透明片相比,美瞳生產需要多樣性,必須不斷推出新顏色、圖紋,才能刺激消費需求。吳劭易表示,四大廠雖有完整產品線、高自動化設備,但其量產模式難以因應市場趨勢彈性應變。
而臺廠生產規模雖小,但可靈活更改製程,小批量製造,加上臺廠很早就嗅到美瞳商機,開始布局美瞳市場,並持續申請相關專利、改良生產設備,這些都是臺廠爭取美瞳代工訂單的優勢。
觀察地區市場,日本因為在地生產不符成本,多委託臺廠代工;至於成長力道強勁的中國大陸美瞳市場,近年本土美瞳品牌快速崛起,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代工市場具有高度成長潛力。臺灣除布局早、技術領先,還有語言相通的優勢,成為搶攻中國大陸品牌代工訂單的最佳利器。
目前中國大陸熱門美瞳品牌如KILALA、MITATA、MOODY等,背後都有「臺灣製造」(MIT)身影。不過,吳劭易提醒,中國大陸隱形眼鏡品牌現在多無自行生產能力,因此仰賴臺廠代工,但已有當地工廠開始培養生產能力,分食原有代工市場,臺廠必須持續自我提升,才能握緊訂單。
功能型隱形眼鏡方面,包含運動型隱形眼鏡、抗藍光隱形眼鏡、散光隱形眼鏡、抗紫外線隱形眼鏡等,如望準以抗藍光與運動隱形眼鏡,進軍中、日、美市場。這些功能加值的隱形眼鏡產品,目前市場雖仍處於萌芽階段,但臺廠提前布局,讓品牌看見MIT製造能力,有助取得代工訂單。面對隱形眼鏡產業,臺廠憑藉優良製造能力爭取代工訂單,抑或發展自有品牌拓銷海外,繳出亮眼的外銷成績。
來賓:
亨泰光學研發長- 林文賓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大職人時代節目播出即時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大職人時代節目播出後線上重聽
節目播出後線上保留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