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職人時代節目02月14日節目內容:
主題: 從國家產學大師獎之路看技專校院工程領域實務應用與人才培育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宋裕祺開發的「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系統」,幾乎台灣所有結構技師、土木技師、建築師都用過,他長於建築工程、橋梁工程、地震工程及AI於結構工程的應用,因領銜協助政府推動危老重建與加速都更貢獻卓著,113年榮獲第6屆教育部國家產學大師獎殊榮。
宋裕祺近年也領導北科大離岸風電工程研究中心,為政府研擬離岸風電工程設計技術規範,同時開發風電支撐結構分析軟體,不僅從傳統需要的13.5小時,銳減到只要10秒鐘,大幅降低風機支撐結構設計的時間成本,更大幅提升整體分析效率,將上萬筆載重組合的分析時間,由原來所需2.5年縮短到半個月即可完成,已有外國開發商接洽技術合作。
宋裕祺率說明,「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詳細評估系統」2008年經營建署認證通過後,持續更新補強,2014年再接續開發「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初步評估系統」(PSERCB)累積超過2萬棟初評案例,透過AI已能擴大推估到數十萬棟未經初評的建築物耐震力。
他表示,耐震評估做的好,結構補強或拆除重建才有依據,有效減少震災造成的人命傷亡;政府有了這些大數據,才能妥善擬訂防災策略,協助民眾安居樂業。
此外,宋裕祺長年身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員、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組長等要職,協助國家審查重大工程並解決工程災害難題;其率領團隊研究的預鑄橋墩工法,榮獲2019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林同棪論文獎,此獎項設立超過半世紀,為目前唯一獲獎的華人團隊;個人亦於2022年榮獲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聯會土木工程教育傑出貢獻獎、2023年當選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士。
宋裕祺曾任職中華顧問工程司11年,設計過台北市市民大道高架橋、高屏溪斜張橋、正氣橋、麥帥一橋與洲美快速道路等。在業界服務同時也在北工兼職教書,太太全力支持下全職攻讀博士,在台大教授蔡益超指導下歷經3年,39歲拿到博士學位後,即回到北科大土木工程系任教。
國家產學大師獎,顧名思義是以評估候選人的專利技轉為重點,通常金額應以「多」為擇選標準,但防災工程領域卻正好相反,以「少」為目標;臺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特聘教授宋裕祺解釋:「我們追求災害更少、傷亡更少!連耐震評估軟體,都免費提供給技師們使用。」因為秉持減法理念,迄今守護了國人生命及財產,讓宋裕祺成為第六屆國家產學大師獎得主。
來賓: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宋裕祺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大職人時代節目播出即時收聽
→播出後線上重聽:大職人時代節目播出後線上重聽
節目播出後線上保留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