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在1983年正式出道,1984年《惜別的海岸》讓她嘗到走紅滋味。歌詞「為著環境袂當(未能)來完成,彼段永遠難忘的戀情」,唱出80年代許多從鄉村到城市打拼的異鄉遊子心情。
江蕙不同於一些由政府培養的藝人或愛國歌曲,江蕙可以說是「由下而上,型塑台灣庶民集體記憶」。江蕙的成功,是因為她的歌曲唱出人們共同的情感,她的歌召喚的是社會保守價值內認可的情感,「江蕙」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個台灣歌壇特殊的意義。
江蕙在1983年正式出道,1984年《惜別的海岸》讓她嘗到走紅滋味。歌詞「為著環境袂當(未能)來完成,彼段永遠難忘的戀情」,唱出80年代許多從鄉村到城市打拼的異鄉遊子心情。
江蕙不同於一些由政府培養的藝人或愛國歌曲,江蕙可以說是「由下而上,型塑台灣庶民集體記憶」。江蕙的成功,是因為她的歌曲唱出人們共同的情感,她的歌召喚的是社會保守價值內認可的情感,「江蕙」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個台灣歌壇特殊的意義。
邀訪來賓:王俊傑 金曲歌王 音樂創作人
邀訪來賓:陳美雲老師 社區客語講師
邀訪來賓:熊儒賢 野火樂集創辦人
邀訪來賓:李京曄團長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
邀訪來賓:林永祥老師 薪客山歌團團長
邀訪來賓:游仁貴 部落長老 / 思凱 部落年輕人 / 余帆 部落年輕人
邀訪來賓:羅士哲老師 台南古意唸歌團 / 蔡哲偉老師 鳳山社區大學 / 周巧珍同學 / 黃麗君同學
邀訪來賓:許常德老師 音樂創作人
邀訪來賓:陳金花老師 台語文老師 / 陳俐雯老師 台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