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這件事本來就非常危險,在缺乏現代醫療知識和技術的情況下,危險性又更高,因此過去婦女從懷孕開始就有許多宗教儀式來為婦女祈福,像是請道士來「安胎」,在孕婦房中做法誦經,並在樑柱上貼符咒,安撫胎神。或是會有許多禁忌以避免生產不順,像是懷孕期間不能看傀儡戲,避免生出沒有骨頭的小孩,也不可以在房中綁東西,避免胎兒手腳彎曲等等。
那麼臺灣婦女什麼時候才能接觸到具有現代醫療知識的接生人員呢?沒錯,又是日治時期,這些具有現代醫療知識的接生人員,在日治時期的法規中被稱為「助產婦」,戰後則稱為「助產士」,也就是一般通稱的「產婆」。這邊要稍微澄清一下,前面提到的有生產或接生經驗的婦人也會被稱為產婆,但是日治時期的產婆和以往不一樣,她們被現代政府管理,政府一方面積極取締無照產婆,另一方面則規範訓練內容並給予助產婦證書。1902年臺北醫院制定了〈產婆養成規程〉,招收修過院內看護學課程,並經過一年實習課程的學生。如果沒有受過那樣的訓練、但是有意願的人,也可以通過考試入學。入學後,學生會先學理論課程一年,學習解剖學、生理學、分娩、產褥與和新生兒疾病等醫學知識,接著會透過模型演練。第二年就去實習,通過畢業考試的人就會獲頒畢業證書。不過,一開始接受相關訓練的人都是日籍女性,直到1906年臺北醫院才第一次錄取13名畢業自公學校的臺灣女性,1907年總督府發布〈助產婦講習生規程〉,直接招收十六歲以下、四十歲以上,具有公學校三年級以上學歷的臺籍女性,開啟臺灣女性的產婆之路。
產婆在生產當天要扛起接生嬰兒的這個重責大任,嬰兒順利出生後,要替新生兒完成基礎清潔,再為產婦清理胎盤,完成產後護理,之後要和產家說明孩子的性別和健康情形、教導產家如何替孩子洗澡等,最後再替嬰兒開立出生證明。但產婆的任務還沒有結束,在嬰兒臍帶脫落前,產婆都會不定期的前往產家,看照產婦與嬰兒,教導產家基礎的婦幼照顧、保健知識。因為傳統習俗上有許多迷信,像是:當小孩身體不好、常常生病的話,家長要抓蟑螂,把蟑螂的頭和腳都拔掉,留下蟑螂肚塞給小孩吃,不然就是把蟑螂糞便磨碎,灌給小孩喝。這些做法光聽就知道對嬰兒是沒有益處的。
這樣的情形隨著時間而有所慢慢改變,擁有專業知識的產婆越來越被臺灣人民重視。雖然今天臺灣婦女在臨盆時會請醫院或診所協助,但1950年代的臺灣鄉下還是有不少婦女是請產婆到家裡接生,甚至到了1960年代,由產婆接生的比率占了百分之40,可見經過日治時期的規範與管理,擁有專業知識的產婆已經受到臺灣人的肯定與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