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如果想跟不同縣市的親友講話,只要滑滑手機、打幾個字,或是按下手機或電話上的通話鍵,就可以馬上和對方溝通,非常方便。但你們知道以前其實沒那麼方便嗎?過去,可能要透過驛站送信,或是透過信鴿、烽煙等等的方式才能和遠方的親友溝通,但這些方式往往比較耗時、費力,直到近代才有比較便捷的通信方式。
近代臺灣通訊的發展,時間可以回溯到清領後期,因為牡丹社事件,所以清廷開始積極治臺。沈葆楨基於軍事聯絡的需求,建議興建電報線。這個建議一直到丁日昌的時候才實踐,在1877年的時候完成了臺灣第一條電報線,這條電報線從臺南一路到高雄旗津。到劉銘傳的時候,政府繼續興建其他條電報線,使得臺灣擁有北起基隆、南至高雄的電報線,甚至還連接到福建以及澎湖。當時的政府設有電報局,透過專業電信人員把文字轉譯成電碼,再將電碼發送至其他電信局,或是接收其他電信局的電碼,再將接收到的電碼轉譯成文字。透過這樣的方式,政府可以快速掌控臺灣的社會與軍事,一般民眾也可以快速與他人溝通。只是這項業務其實蠻貴的,電報中的每一個字或標點符號都需要收兩角洋錢,大約當時一斗米的價值。
後來到了日治時期,臺灣在1897年架設了第一條電話線路,並於隔年出現第一批電話號碼。我們現在的號碼,市話是8碼,手機是10碼,但剛設立電話線的時候電話號碼是1碼,後來陸續有2碼、3碼、4碼等情形,而當時的頭香「一番」,也就是1號,是由臺北縣廳取得。最初電話僅供政府、軍隊使用,直至1900年民間電話才開通。而當時擁有電話似乎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報紙上陸續可見大會社、大商店刊登「電話開通」的廣告。有一間旅館還在廣告中特別標明「電話架設中」,有種唯恐落後的感覺。
雖然電話的使用比起電報方便又快速許多,可以直接通話。但當時電話要接通,其實需要人工將發話端與受話端的訊號相連接,因此當時有一種新興的職業,也就是接線生,日文寫作「交換手」。臺灣交換手主要由女性擔任,因為人們認為女性聲音比較親切。臺灣女性如果要擔任交換手,需要相當於現在的國中學歷,但要拿到當時的國中學歷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除此之外,還要通過電信規則、作文、算術等測驗,成績優秀的人才能任職。在這個職場上,除了語音溫柔外,也要求要有迅速的服務,因為通話的每分每秒都需要花費。1934年的時候,通話3分鐘以內,需要6圓左右,大概是交換手7至10天的薪水,可見通話費十分昂貴。因此,如果不能做好份內的事,就會遭到投訴,像是和顧客通話時不親切、很久都沒能接通顧客指定的通話方,或者電話鈴響多時仍未接聽等等,都是可能被投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