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全球進入了疫情時代,許多從前我們視為是理所當然的生活都難以實踐,無論是親友間的聚會,或是單純在餐廳內用都受到很多限制。2021年8月,臺灣疫情趨緩,許多禁令逐漸鬆綁,我們的生活終於逐漸回復過往。但國外還有許多變種病毒肆虐,疫情沒有好轉,所以我們還是沒辦法出國旅行。不過,你知道嗎?其實臺灣有不少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哦!有一間日治時期興建的佛寺,現在還有開放給大眾參觀呢。這間佛寺無論是建築外觀,或是其中供奉的神明,都充滿濃濃的日式風格,大家知道這間佛寺的名稱嗎?沒錯,就是花蓮的吉安慶修院。那為什麼花蓮會有日式的佛寺呢?這和日治時期的移民政策有很大的關係哦。
日本因為地狹人稠,一直有著人口過多的壓力,所以早在1894年就將移民列為重要的國策,將日本人往海外遷移。再加上,當時臺灣是日本的殖民地,如果能增加在臺灣的日本人人數,會對殖民地的統治有很大幫助,一方面可以宣示領土佔有、表示臺灣是屬於日本的,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讓臺灣人與日本人同化。
在這些考量下,日本開始在臺灣推動移民政策,並進行調查,想知道哪裡適合居住。結果,日本人發現臺灣西部適合居住的地方雖然多於東部,但是大多數的土地是比較貧脊的,不適合耕種,而且適合居住的土地分散在各處,不利於興建移民村。反觀臺灣花東地區,每平方公里居住的人還不到七十人,比較容易興建大規模的移民村。於是當時的臺灣總督府在1910年成立移民指導所,從日本四國的德島縣移入第一批農民,進入花蓮的七腳川地區。他們在七腳川建立的村子,就用日本德島縣內的吉野川為名,所以就叫做「吉野村」。但是這個名稱隨著日治時期的結束而消失,國民黨政府來臺灣後,為了削弱日本風味,就把它改稱為「吉安村」。
當時的吉野村裡,設有各種公共設施,像是移民指導所,負責教導移民農耕技術,並解決移民的種種生活問題。吉野村的移民指導所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鄰近的另外一個移民村「豐田村」,還留有移民指導所,這幾年已經修復完畢,大家可以去參觀。除此之外,當時還有醫療所、小學校、神社,以及負責宗教事務的布教所等公共設施,在衛生、健康、教育和精神上給予移民重要的支持。當時移民的宗教信仰以佛教的真言宗為主,吉野村的布教所也就由真言宗的布教師進行讀經、法會等活動。而今天的吉安慶修院就是原本的吉野村布教所,所以吉安慶修院就是屬於真言宗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