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日治時期有一項重要的交通建設,也就是北起基隆、南至高雄的縱貫鐵路。但是,在火車進入臺灣之前,人們大部分是透過雙腳或是牛車來移動,因此公路的誕生應該比鐵路還要早。而臺灣西部的縱貫公路,也就是今天的省道一號(臺一線),它的形成也確實早於鐵路。但這條道路究竟是如何發展的呢?它的外觀與型態和現今相同嗎?
道路的形成,除了是因為貿易而出現,也會和政府的統治有關,臺灣西部縱貫道的雛形,就是清政府的「官道」。[1]最初清廷在臺灣的行政區劃只有一府三縣,也就是臺南和高雄一帶的臺灣縣,以及臺灣縣以北的諸羅縣,還有臺灣縣以南的鳳山縣。他們的縣府分別位於現在的嘉義市和高雄左營,為了聯繫各個官府,因而有一條官道貫串嘉義至高雄。後來,隨著漢人移民的增加,拓墾的區域也逐漸擴大,使得政府陸續增設新的縣與廳,縱貫官道也跟著延長,到了18世紀的時候,縱貫官道已經是北至基隆,南至屏東的枋寮。
但這邊要注意的是,官道並不是一條筆直寬闊的大路,一方面因為受限於經費考量,如果要鋪設一條最簡便的五尺、也就是不到兩公尺的縱貫道,會需要全臺兩年的歲收,所以所謂的縱貫道,幾乎就是一條沒有路基、沒有鋪面的泥土小徑。不過這不影響縱貫道的重要性,因為縱貫道主要是運送重量輕、體積小、價值和重要性高的東西,例如公文、信函、高單價的商品等。另一方面,官道的存在,也是為了串連各大村社,用以鞏固清廷的治理。當時臺灣府以北有比較多平埔族聚居的大社,因此北路官道成為迂迴串聯各個平埔番社的路線。臺灣府以南則有不同的情形,因為漢人在南路開墾較早,特別是鄭成功的鄭氏軍隊曾經在這進行屯墾,使得多數平埔族在清廷治臺以前就已經搬走,造成南路變成以屯墾中心為點進行串聯。後來,隨著水道的改變、番界的重劃,縱貫道的路線因而有所調整。而道路本身則是到了日治時期,在總督府的整頓下,才逐漸脫離泥土小徑的樣貌、變得和現代化道路比較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