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雖然只是座小島,但是卻保留了不少歷史古蹟,讓我們遙想過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臺灣其實留有不少中式城樓、城牆,像是總統府附近的東門、鄰近臺北車站的北門、臺南女中旁的南門與城垣遺跡、高雄左營龍虎塔旁的北門與城牆遺跡等等。這些城門與城牆訴說著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清帝國開始治理臺灣的時候,就設置了一府三縣,明明是重要的政府機構,但是防禦工程卻非常簡陋,只在周圍種了一些刺竹來抵禦敵人。但是這種竹製城牆幾乎沒有防禦的功能,所以在朱一貴事件爆發時,大部分的城池都被叛軍攻陷。事後,有官員建議應該要興建實質的城牆,但雍正皇帝認為臺灣叛亂的根源來自內部,興建城牆反而會成為匪寇的根據地,因此皇帝沒有同意興建磚石城牆,但後來同意用木柵做城牆。然而,後來的林爽文事件讓清廷改變想法,官府認為修建城池的費用遠遠少於平定動亂的支出,因此乾隆皇帝命令臺灣各府縣廳都要興築磚石城牆,於是臺灣各行政區劃才陸續出現了保留至今我們所看到的磚石城牆。
磚石城牆雖然具有保護防守的功用,但是也侷限了城市的發展,因此在日治時期,總督府推行市區改正,對各地城牆進行拆遷。以臺北城為例,日本人最初計畫將所有城牆、城門拆毀,但在拆毀西門寶城門的時候,卻遭遇臺灣仕紳極大的反彈。雖然西門與城牆最後還是被拆毀,卻也使得民政局長後藤新平決議為西門立碑紀念,並不再拆除其他四座城門,使得四座城門得以保存至今。至於被拆毀的西門城牆一帶,則被改建為寬闊的三線道,也就是今天臺北市的中華路、忠孝西路、中山南路以及愛國西路這個區塊。
然而,日治時期並不是城門、城牆唯一受難的時代。國民黨政府來臺後,因為本身對古蹟的認識不足,造成古蹟二次受難。再以臺北城為例,臺北城的四門雖倖存下來,但1966年政府以「觀光需要」為由,將小南門、東門、大南門三個城樓改建為中國北方樓閣的樣式,破壞古蹟的原始樣貌。北門則是被劃為忠孝西路高架道路預定地,預計日後進行拆除所以沒有改建。後來在學者的爭取下,北門得以保存下來,也為我們保留了最初閩南式碉堡城門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