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汽車,交通會不會很不方便?其實古時候就有車輛了,從「車」這個象形字就可以看出車子的形狀,有木頭有車輪的工具。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就發明了指南車,不至於在大霧瀰漫的時候失去方向。而到了夏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奚仲的交通官員,在馴服了一匹馬之後,製作了一輛馬車,讓車輛有了革新的變化。現在車輛的動力稱為馬力,馬力強大就跑得快,在古代直接就用馬來展現馬力,用馬來拉車,行的部分沒有問題。
馬車大多時候用在戰爭上,周朝的時候的幾次大戰,因為都在平原上進行,就會用車戰進行,一輛車上有四匹馬三個人,還有幾個步兵跟著。車子的單位叫做乘,國家大小可從這裡看出,有百乘之國,千乘之國,萬乘之國。到了戰國時代,步兵成了作戰的主力,可以用在突襲上,也可在特殊地形上發揮效果。
而為了要行車順利,讓軍事行動更快速便利,所以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之後建立了驛道,秦始皇出巡的車子要六匹馬來拉,所以驛道就要蓋的很寬敞,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迅速到達。而皇家的車子不但講究氣派,而且種類繁多,大致上來說有五種的車輛。路車(輅車)是天子乘坐的車,有傘蓋、帷幔。 據《周禮》上說,王有五路:玉路(祭祀用的)、金路(招待客人會同諸侯賓客)、象路(視朝用車)、革路(征伐用)、木路(田獵用),五路車都有12乘副車。
先秦時,貴族一般還擁有「田車」,就是打獵時的代步工具。這種車用四匹膘肥體壯的馬牽拉,「馬力」十足。另有一種「輶車」,這是一種輕車,帶帷幕,供王的使臣乘坐。先秦時人乘車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階層用不同的車子,侯、卿、大夫、士、庶人乘坐的車子,分別叫夏篆、夏縵、墨車、棧車、役車。到了漢代民間開始使用驢車,民間出行,更多使用的是馬車,秦漢時用於載人的馬車,有轎式和敞篷式兩種,轎式馬車的車廂是封閉的,跑長途一般都坐這種車。
秦漢民間交通用車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了驢車、騾馬車。漢獻帝劉協出行乘坐牛車,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羊車,魏晉南北朝時,乘坐牛車最為時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