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古中作樂

古代也有補習班嗎?

2024/12/11
邀訪來賓:余遠炫 文史作家
單元介紹

古人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學問而已,最終目的就是要通過考試當官,所以就有一句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其實古人也有以純讀書為目的的,但是在隋唐時代科舉考試崛起之後,不管是官學還是私學學校,都像是個補習班,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學生通過考試當官。

 

    古代的學校制度裡中央與地方都有官學,但數量並不多,官學中的書院因為藏書多教師師資好,就成為培育官員的搖籃。民間私學裡也有書院,這時就要看書院裡如何找來優秀的老師指導學生考試了。宋朝的時候就出了一個很厲害的補習班老師叫做呂祖謙。他有一本很有名氣的書叫做《左傳東萊博議》,這本書專門在反駁春秋左傳的觀點,也成為研究左傳的重要書籍。

 

    其實呂祖謙的《東萊博議》更像是補習班叢書,因為宋朝科舉要考策論,考生不只要熟悉儒家經典,更要懂得時事問答,所以呂祖謙就以左傳為例,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同一件事情可以從不同角度分析,呈現更豐富的觀點,這樣才能在考場得到高分。

 

    宋代的官營或私營的書院,都會在考試之前來個大猜題,當然也有考古題的複習,同時也會找來書院裡結業而且成績優良的校友回來跟考生們預測考前重點與方向。呂祖謙成為名師的原因,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考前猜題很到位,讓考生在準備的時候更為容易。南宋大儒朱熹的兒子就對呂祖謙非常崇拜,希望能在他門下學習,考試更順利。

 

   到了明代,因為明代考試出題侷限在四書五經的範圍裡,還有書寫上的八股體例限制,必須要用八股文的方式寫作,而考題也變得很古怪,又刁鑽,所以書院裡的老師就常鍛鍊學生熟悉格式,猜測命題,從這角度來看,科舉以後的學校其實都補習班化了,真正想要讀書的人也不多啊。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