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經濟與資訊科技進步,讓媒體的影響力無孔不入,更攸關社會的發展與文化的形塑,尤其社群媒體在演算法機制下,容易因為同溫層效應而導致假訊息大量流通,甚至限縮公共領域多元意見的討論。「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是108課綱的九大核心素養之一,希望透過節目內容讓聽眾了解媒體,近用媒體、分析媒體、並具產製媒體內容等相關能力,培養現代公民應有的媒體素養能力。
音量
80%
新聞真假掰
每週日17:05-18:00加入最愛
主持人
節目介紹
節目單集
- 12/092023思辨能力如何啟動?從「同理」開始,練習建立思考習慣。
邀訪來賓:蔡淇華 作家 / 陳培煌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 資深記者
- 12/022023為什麼要對抖音提高警覺 ?中國社群平台都是黨的宣傳工具?台灣如何因應中共認知戰?
邀訪來賓:汪浩
- 11/252023拜登簽署第一部AI行政命令,風險管控與創新發展並重,美國將簡化簽證擴充AI人才。
邀訪來賓:蔡明誠 司法院前大法官
- 11/182023推特為何改名X?社群平台、AI、電動車、太空火箭、大腦晶片…我們都生活在馬斯克創造的世界裡?!
邀訪來賓:吳凱琳 《馬斯克傳》中文譯者
- 11/112023AI世界的正體中文資料如何豐富?建立台灣專屬AI搜尋引擎?深偽技術下的資安風暴?
邀訪來賓:李育杰 中研院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
- 11/042023來一帖媒體轉骨湯!老媒體如何靠「數位轉型」開創新商機?
邀訪來賓:吳琬瑜 天下雜誌共同執行長暨內容長
- 10/282023AI機器人做長照服務的時代即將到來?人工智慧的3D影像技術如何改變人類生活?
邀訪來賓:孫民 清大電機系教授
- 10/212023語意分析、網路聲量有新的數據解讀?從ChatGPT看生成式AI創新領域的機會與風險。
邀訪來賓:楊立偉 台大工管系兼任助理教授
- 10/142023從核廢水假訊息到YT抖內,矢板明夫如何看認知戰下的台灣
邀訪來賓:矢板明夫 日本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