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
在資訊過載、人人都能發聲的時代,品牌力不只是「讓人看見你」,而是讓對的人主動為你說好話。
台灣企業往往擁有獨步全球的技術,卻常常輸在品牌。到底什麼是品牌?公關又扮演什麼角色?本集邀請資深公關教母、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丁菱娟老師,分享她超過30年的品牌與溝通實戰經驗。
當假訊息橫行、每個人都能是「媒體」,企業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公關危機?怎麼判斷「要不要回應」?當真的需要回應時,又該掌握哪些關鍵訊息,才能止血、轉念、甚至逆轉勝?
我們一起拆解品牌、公關與媒體之間的關係,也深入探討媒體素養為什麼對企業和個人都愈來愈重要。還有那些溝通裡的眉角,不是你想說什麼,而是別人想聽什麼!
面對網路輿論的狂風暴雨,策略性溝通,才是長久經營品牌的不二法門。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掰掰!
(下集)
丹娜絲颱風席捲台灣中南部,造成嚴重農漁業災損,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則在網路上瘋傳的假訊息:「中南部的養殖魚別買了,因為光電板破損、掉入水中,魚可能有毒。」
這則訊息為何在短時間內快速擴散?它的來源與真相又是什麼?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輯陳偉婷帶我們解析光電與毒性疑慮的科學根據,也談談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如果太陽能板掉進海裡,真的會污染海洋嗎?屏東外海那座被颱風吹散的「海上光電」是不是失敗的綠能投資?真相比想像中複雜得多。
我們聊到:
為什麼「光電板掉進海裡毒死魚」這樣的說法,會在颱風過後引發恐慌
海上太陽能實驗場的真實狀況,與養殖漁業的實際距離與關聯
太陽能板的材料是否真的有毒?如果破損會不會污染水體?
當地居民的擔憂、假訊息如何擴散,查核中心如何釐清真相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擦亮眼睛,面對災後流竄的謠言,用科學與事實釐清真相,才能避免恐慌與誤解持續擴大。
🎵本周來賓點播:Josh Groban - You Raise Me Up
來 賓|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邱家宜、黃兆徽、張育騰、蔡東棧、林欣妮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