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一個大家常掛在嘴邊的字,但它真的有明確的界線嗎?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0歲的個體便是老人,一般政府規章、社會上普遍以65歲為享受老年福利或退休的年齡標準。但從腦功能的角度來說,每個人大腦老化的速度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在生理上,人體功能和某些認知能力大約在30歲後就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但個體「老」的程度其實更取決於心態與適應力。
保持學習、適度運動、積極社交的人,即使頭髮花白,也不覺得老。
科學研究顯示,「老」並不是單一時點,而是一種漸進的變化。與其糾結幾歲算老,不如思考如何在每個階段活出健康與意義。
本集「教育非知不可 」,邀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智宏老師分享腦科學對老化的定義,以及如何保持認知功能的年輕。